第二十二章 何為大義(第2/2頁)
章節報錯
我們又開始向前走,說來也奇怪,雖然我學會了耳竅,但是前面有什麼聲音我都聽不見。
走了沒多遠,我們來到一處佈滿藤蔓的地方,長長的藤蔓像簾子一般從山洞頂部垂下來,將裡面和外面分隔開。
有了之前的經驗,我知道里面就是學習道術的地方了。我深吸一口氣。說到:
“應該是到了,走吧。”
說完,我掀開藤蔓走了進去,為了能更好的捕捉聲音,這一路上我的耳竅一直處於高度靈敏的狀態,可是剛一進來,我就感覺彷彿一道春雷在我耳朵裡面炸響了,我的腦袋瞬間一片空白,快要昏倒前,我用僅存的一點意識將自己和夢竹的耳竅封閉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感到喉頭一陣甘甜,正準備放開喉嚨痛飲時,一下子回想起剛剛發生的事情,瞬間我就完全清醒了,我立刻翻身爬起,調集周身血脈,開啟目竅,鼻竅和耳竅,身體處於高度戒備的狀態,看著眼前的人。
“哎喲,他醒了。”一個滿臉胡茬,五大三粗的壯漢說到。
“嗯,看來他沒什麼大事。”旁邊一個生有雙瞳四目的人平靜地說到。
我一看這個人臉上有四隻眼睛,傳說中倉頡龍顏四目,俯看龜甲和爪痕,創造了文字,黃帝時期生有四目的人只有倉頡,難道此人是倉頡?
我趕緊收起道法:問到:“晚輩是伶倫門下弟子吳明,敢問前輩名諱。”
“哦?你是伶倫的弟子,怪不得你拿了‘號鍾’,我是常先,這位是倉頡。”那個壯漢說到。
“拜見兩位前輩,不知我那位朋友現在怎麼樣了。”
“跟你一樣,還暈著呢。”常先指著不遠處躺著的夢竹說到。
我正要去叫醒夢竹,倉頡說到:
“剛剛我們兄弟兩個正在制鼓,你們就闖了進來,這才被鼓聲所傷,不過看來你學會了耳竅,因此才封閉了耳朵,沒什麼大礙吧。”
“是的前輩,剛剛我一進來,正好在捕捉聲音,耳聽的如雷般的鼓聲在我耳旁炸響,立刻就要暈倒了,暈倒前我將自己和我朋友的耳竅都封閉了。”
“嗯,你做的很好,否則會受重傷的,看來伶倫教的不錯,但是自從邵家設立了修煉場後,一直以來都是五個人來到這裡,然後每個人學一種封印,你怎麼學完耳竅,還要來我這裡呢?還有你剛醒過來的時候,目光如電,鼻子也在不停地聞著氣味,難道目竅和鼻竅你也會了?”倉頡四目不停的打量著我,讓我十分不安。
“是的前輩,我已經學會了目竅,鼻竅和耳竅,實不相瞞,我來這裡學習正是為了對付邵家五絕,他們將我的朋友,父親,還有我的五爺爺都抓走了,此刻只怕是凶多吉少啊。”我回答到。
“可是據我所知,邵家五絕只會保護邵家,如果你們沒有主動想攻擊邵家的話,他們不會動手的。”倉頡語氣深沉,好像在審判我。
“我來這裡是為了尋找《先天夢卜》,這樣才能知道我們吳家的對手到底是誰。”
“所以你是來搶書的?”倉頡語氣帶著威脅,眼睛冷冷地看著我。
“沒有沒有,前輩不要誤會,我是來換書的,我來的時候帶了一本《管輅卜術》,想交換一下。”
幾番交鋒之後,倉頡終於明白了前因後果,但是他並不願意教我。
“前輩,你為什麼不教我口竅呢?”我問到。
“什麼口竅,這是靈竅,嘴巴是食五穀,誦典籍,傳道義的地方,因此叫靈竅。”常先在旁邊說到。
我想起之前學習鼻竅時,那張紙上寫的是“嘴巴是吃五穀,食六畜的地方,感受不到靈氣”,會不會這才是真正的原因呢?但是眼下我可不敢多問。
倉頡瞪了他一眼,對我說:“你應該知道人有七竅,因此才有‘七竅封印’吧,目竅有兩竅,耳竅有兩竅,鼻竅也有兩竅,七竅你已學會了六竅,何必拘泥於我這靈竅之一竅呢?請回吧。”
“前輩,我不知哪裡冒犯了你,但我是誠心求藝,還望您不吝賜教啊。”
“你沒有冒犯我,只是我在你身上看不到正氣,有的是滔天的憤怒,還有一心想去找五絕復仇,這種人,我是不會教的。”倉頡正色道。
“前輩,我知道您曾經創造文字,是我中華文明載體的始祖,所謂‘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慄,鬼神哭’,我深知您一身正氣,晚輩十分佩服,可是我的所作所為也是為了正義,我的爺爺為了挽救村民,甘願犧牲自己,但是直到現在,給吳家村帶來災難的始作俑者我依然不知道是誰,難道吳家村的村民就沒有正義嗎?難道他們就不配知道真相嗎?”
“你這還是為了復仇,不是大義。”
“那八百年前,仁德公參透天機,發現吳家‘逢三呈兇’的命運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此有違風水規律的事情,當真沒有妖邪作祟嗎?那我吳家的大義又被何人所蹂躪呢?”
“這……這還是你一家之事,雖然也是大義,但是不是我所認可的。”
“那前輩知道古往今來,多少強者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依仗自己的能力,肆意踐踏弱者。八百年前,王家相師妄圖稱霸中原,若是沒有吳家三世祖力敗王家,整個風水界豈不成了一家之院?我的太爺爺莫名被公孫家針對,整個風水界群起而攻之,太爺爺無奈自費道法,弱者沒有武器,何來的大義。這就是為什麼我今天來這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