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津港風雲 第一九七章 身世(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一九七章 身世
秦布之所以找上孔順義也是有原因的。
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恨,孔順義是個生意人但是他對秦布無疑是很殷勤地,這種殷勤已經超過了生意地範疇。
如果說孔順義是對秦布的那塊玉有企圖秦布倒是不奇怪什麼,但是事實就是孔順義對自己地那塊玉並沒有什麼企圖,這就很讓秦布奇怪了。
現在來看孔順義無疑是知道些什麼地,而在孔順義這裡也是最好開啟突破口地。
“孔老闆,不必麻煩了。我這次來只是想跟你聊聊。”秦布笑呵呵的看著孔順義說道。
孔順義心裡咯噔一下,他知道秦布很有可能是知道什麼了。
“你出去吧,娟子。別進來。”孔順義擺了擺手,一旁穿著睡衣的少婦臉色慘白的想要走出房間。
想想也是,任誰大半夜的看見一個陌生人闖進房間也會大驚失色。
“出去以後別說亂別亂動,這是咱們家的朋友。”孔順義特意的叮囑了娟子一聲,怕她有什麼別的舉動。
等到房間就剩下兩個人的時候,秦布笑著說道:“孔老闆倒是一個聰明人。”
孔順義苦笑一聲說道:“秦兄弟,我沒有惡意,你要相信我。”
秦布點了點頭,說道:“這個目前我自然是信的,畢竟孔老闆也是送我的真金白銀。只是我不理解的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孔老闆可不是一個急公好義的人啊。”
秦布這話雖然說的不咋好聽但是確是一個事實,孔順義這個年紀的商人日常自然是畢竟狡詐的。
在行當裡有一句話叫做古玩字畫兵不厭詐,這一行是最充滿爾虞我詐的行當。
古董這東西不像真金白銀有固定價值,這些東西的價值一看喜好二看年份。
而怎麼判斷真假就是一門大學問,孔順義早些年的時候就是一個走街串巷的貨郎。
那個時候剛剛改革開放,民間有不少古董存在,而孔順義家裡也有不少瓶瓶罐罐。
孔順義家裡祖上是典當行裡的掌櫃,是專門鑑定物件的價值的,這門手藝孔順義倒是學到了一些皮毛。
不過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古董這碗飯能不能吃,而在孔順義年輕的時候他母親得了一場重病,需要一筆錢治病。
當時走投無路的孔順義揹著家裡的兩個瓷瓶去了燕京的潘家園,那個時候的潘家園還是能夠淘到很多珍品古董的。
孔順義當時也是運氣不錯,去的第一天就遇見了一個南方的商人,這位南方商人祖上也闊過,對古董鑑定很有一套,當時就花了三千塊錢買下了孔順義的兩件瓷器。
那是孔順義的第一桶金,也是那個時候孔順義發現了大大的商機。
回到老家後孔順義除了給母親治病外也開始了自己的創業計劃,他進購了大批的生活用品然後走街串巷的用生活用品和副食換購家裡的老物件。
那個時候的資訊是十分匱乏的,人們也不知道自己家裡古董到底有多值錢。
有的時候一個青花瓷的瓷碗兩個雞蛋就能換到,那個時候無疑是最好的年代。
孔順義也因為積攢了大批古董完成了原始的積累,逐漸有了今天的地位。
這位古董販子的創業生涯中除了運氣外還有最大的一門手藝就是投機。
年輕的時候孔順義娶了港島一家小拍賣行的女人,當時那個女人離過婚,還有兩個孩子,年紀也比孔順義大了十歲。
倆人之間自然是沒有什麼愛情的,孔順義就是要藉助那家拍賣行的資源。
當時那家拍賣行在港島根本不算什麼,但是在大陸當時是百廢待興,完全原始積累的老闆有不少,這些人有了錢以後就願意做一些附庸風雅的事情,古董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而孔順義當時也發現單純的買賣古董可沒有搞拍賣賺錢,有錢人在特定的場合是比較容易上頭的,於是孔順義幾乎成為了當時大陸最早一批舉行古董拍賣會的人。
這位事業上以投機為主的商人上了年紀後倒也佛了起來,雖然年輕的時候不算什麼壞人,但是也跟好人沒什麼關係。前後結了三次婚但是確一個兒子都沒有。
沒有兒子的孔順義事業上自然也就沒什麼上進心了,畢竟女兒在孔順義看來終究是要嫁人的備一份厚厚的嫁妝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