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謀略(第2/2頁)
章節報錯
“沒想到衛大人會來找我,”宋承恩坐在河邊,身上披著件蓑衣,他揚手將釣線甩進了深水裡, “我連做夢都未曾想過。”
天下著濛濛細雨,水面上飄起了白霧,空濛了山色,淡化了春景。
衛殊戴著斗笠坐在竹凳上,望著無垠的江水,說著客氣話,“在我看來,宋大人釣魚頗有些姜太公的風姿。”
“不敢當,我這螻蟻怎敢和姜太公作比,衛大人這是在說我的笑話,“宋承恩盯著水面上的浮子,看得出了神,“為官之時能做些利國利民的事,到老了不說衣錦還鄉,能有命坐在這江邊垂釣,做個閒散的漁翁,我便道是善始善終了。”
這話說得頗有深意,太子並非賢主,說來說去,還是在勸衛殊投靠譽王。
“我此番前來,是為了勸宋大人上書,廢除青秧法案。”
“上次我怎麼說來著,“宋承恩故作回憶地念道:”除非衛大人是譽王的人,我才會上書聖上,聽這話的意思,我是不是可以把你看作自己人?”
衛殊笑得不明深意,“如若宋大人不把我看作是太子派過來的奸細,可以這麼說。“
宋承恩不得不承認,他確實可以遊走於太子和譽王之間左右逢源,在他未做出抉擇前,你可以不信他,但你不可以不用他。
“宋大人,知道我為何遲遲不肯投奔譽王嗎?“衛殊看著平靜的河水,悠悠地說道。
宋承恩很想聽聽他的高見,“說來與我聽聽。“
“太子有的,譽王什麼都沒有,“衛殊看了眼宋承恩,一一說道:
”宋大人私底下調查過青坊,想必也該知曉,青坊是太子名下的產業,可能大人不知道的是,青坊一年便可營收一百多萬兩白銀,這還僅是一個青坊而已。“
“太子的舅父是大將軍,手握重兵三十萬,鎮守在西北的城防上,而譽王連個一兵一卒都沒有。“
這才是最為致命的,爭到最後,拼的就是兵馬。
宋承恩比誰都清楚譽王奪嫡不佔優勢,可他還是堅定地站在了譽王的陣營裡,只為心中的那一份道義。
“我可以替譽王把這一切都找補回來,不管宋大人信與不信。”衛殊亮出了他的底牌。
宋承恩驚異地轉過頭來,“你如何能做到?“
衛殊從底賬出發,查到了那一百八十九萬兩白銀經過多人之手,最後到了兵權在握的宣撫使黎石山的手上。
也就是說,整個青秧法施行以來牟取到的銀子,王氏一黨大部分都用在了養兵上。
“宋大人,若是我說王氏一黨一直在養兵蓄銳,不知你是否相信?”
宋承恩整個人都震驚了,私下養兵,除了蓄意謀反還能做什麼?
“只要扳倒了王氏一黨,把他手裡養著的那支精銳部隊收入麾下,譽王才能擁有和太子抗衡的資本。“
衛殊看到浮子在水面上起伏不定,出聲提醒了一句,”宋大人,魚上鉤了,收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