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我家娘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葉扁舟行至煙波浩渺處,停在了湖中央。
吳善隨著船身左右搖擺不定,如此顛簸中,他還頗有閒情地煮了一壺酒,小酌一口道:“你不喝,我先乾為敬。”
衛殊笑他,“你也不怕顛到胃裡,全吐出來。“
“這世事動盪,不如醉夢一場,該醒的時候,自會醒過來,莫道人生無樂事,只怪行樂未及時。”吳善啜著酒,文縐縐地來了一句,眼裡卻是一派清明。
衛殊和吳善是同科進士出身,又都是南麓書院荀老先生的弟子,一個被貶謫離京,一個被髮配到異鄉為官,倆人鬱郁不得志,頗有幾分惺惺相惜。
“青秧法是不是施行不下去了?”
衛殊雖說遠離朝堂數月有餘,但從朝廷忽然給他派官一事便可窺見一二,朝中有人踩他,必然是牽連甚廣的青秧法出了問題。
“別提了,這青秧法害人不淺,”吳善說起朝政來頭頭是道:“青秧法本是將倉廩的儲糧折算為本錢,以百分之二十的利率貸給農戶,鼓勵多耕多種,以此增加稅收,但地方官強行讓農戶借貸,肆意提高利息,農戶還不上貸,被迫流離失所,當初你上書聖上所言之弊端,如今一一應驗。”
如此形勢下,衛殊才會成為某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恨不能除之而後快。
吳善知曉當初他官居侍讀學士時,便是太子的陪讀,他和太子之間的關係非比尋常,於是碎嘴多說了一句,“此次對外派官,太子未曾多說什麼。“
在衛殊看來,太子沒發話,就是最好的表態。
吳善:“你那個常州縣令,到底還去不去?“
衛殊難道:“我家娘子不許我去。“
吳善聞言一口酒噴了出去,不相信這種“俱內“的話,也是他能說出口的,”你哪裡來的娘子,是不是你家那個童養媳?“
衛殊眺望著遠處的山巒疊嶂,悠然道:“你可以喚她楚娘子。“
吳善來了興致,連酒都不喝了,臉上一副討人嫌的表情,碎碎地念道:“我記得你家童養媳出身農門,你說過她言行粗鄙,骨子裡卑怯到不敢見人,怎麼,這麼快就喊人娘子了?“
衛殊轉頭看向他,正色道:“我說的那人是你。“
吳善和他槓上了,“當初你要退婚,老太太死活不答應,你就應了刺史大人的招婿,來逼老太太退掉這門親事,你敢發誓沒有這事?“
衛殊對這問題避而不答,不無嘲諷地說道,“結果祖母沒退掉這門親事,倒是俞刺史先把婚約給我退了。”
“見慣了這些捧高踩低的人,如此之事也就不足為奇,”吳善說話間聲音沉穩了下來,“這次是參知政事王明磊親自向聖上請奏,委任你為常州縣令,此事你可知曉?”
衛殊嫌惡地撇了撇嘴,王明磊主持變法,極力推廣青秧法案,他上書直言反對變法,得罪了王氏一黨,才落了個貶謫罷官的下場。
“他親自委你官職,你就算辭官不就,估計都得扒一層皮。”吳善隱隱為他擔憂著。
“無妨,淋一場雨,生場大病就挺過去了。“衛殊說這話時,臉上無波無瀾,他這人對別人狠,對自己更狠,若非這樣,王明磊也不會輕易放過他。
吳善聞言一臉憔悴,整個人看起來失意得很。
衛殊扯嘴笑了他道:“我娘子見我生病,都不會喪成你這個鬼樣子。“
吳善:“楚娘子知曉後會如何?”
“一是怨我沒把她那屋頂修葺好,二是發愁沒人給書院上課,三是念叨我沒事生什麼病。”衛殊沉吟道。
“可憐,”吳善同情他道,“這樣的娘子,虧你還唸叨她個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