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感氣(第1/2頁)
章節報錯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洢州城裡發生了這麼幾件事。
首先是最重要的省試。
經過在州學的考試,今年洢州城的所有舉人已經決出。
而在減去靈脈天賦不符,以及年齡超過十八歲者之後,就得到了有資格前往長安、參與學宮入學考的十位人員名單。
十人中,州學的翟逸明成績排名第一,宋紹元排名第二,第三到第六都是州學的其他同窗,另外還有四位外地的貢舉生徒。
按照規矩,翟逸明、宋紹元等入選士子,都在家裡辦了燒尾宴慶祝,並在之後幾天連番舉辦不同宴席,感謝師長、感謝父母、與同窗好友慶賀,順便認識以下要一起去長安應考的同鄉同學,打好關係。
李昂沒有去參加任何一場宴席,事實上,他連太守家的宴請都推掉了——儘管太守江持的千金今年也拿到了學宮行巡的推薦信,和他一樣是推薦生。
“這次去長安,要多聽,多看,多想。”
保安堂庭院裡,蒲柳軒微笑著對李昂說道:“我在的時候,學宮的發展就已經是日新月異。十五年過去,不知道那裡又有了什麼新的思想、新的技術。
讓你師兄在開放日的時候,帶你去學宮書樓看看,說不定有什麼新的啟發。”
虞國的公立圖書館,以前被稱為秘書省。
由於始皇帝焚書坑儒,天下大半藏書毀於一旦,加之舊時只有手寫抄錄與簡牘帛書,
書籍儲存傳播困難,只有官方才能大規模收集,藏於宮中秘府,普通人難以借閱。
所以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就被命名為“秘書省”,在秘書省裡負責編輯、校正圖書的人員,即為校書郎。
而在學宮出現、改進印刷造紙技藝後,編寫圖書的難度驟然降低,海量藏書不再是國家或者豪門貴族的專利,
一些相對富庶的州府,都有了本地的圖書館,用每年公費收集市面上的書冊、報刊,供市民借閱。
“嗯。”
李昂恭敬地點了點頭,猶豫片刻,輕聲問蒲柳軒道:“老師,感氣境的標誌是什麼?
我這幾天看《上清靈感篇》,每次讀到一半,就感覺皮下瘙癢,胸腹鼓脹。”
“哦?”
蒲柳軒稍微有些驚訝地調了下眉梢,“皮下瘙癢,胸腹鼓脹?
是不是還感覺呼吸順暢,每次吐息時間都比以前長?”
李昂點頭,“是。”
“一個月麼...”
蒲柳軒皺起的眉頭緩緩舒展開來,笑道:“這就是感氣境的前兆了。
那本《上清靈感篇》只是一個引子,只有在讀書的同時,六根清淨,心臺無塵,正念堅定,令真氣具足,發現於神,才能氣脈通暢。”
“心淨?這就夠了?”
李昂驚訝道:“我還以為會更難一點呢。”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蒲柳軒隨意說道:“要隔絕貪嗔痴,怨憎恨。不求不急不迷,靜等精足氣足神足。
一些沒有悟性的,以為心靜就是什麼也不想,放空放棄自我,找個地方呆坐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