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越來越難走,斯里蘭卡中南部地區是山地高原,其上有不少山峰,其中最高的是亞當峰,約為2200多米。

當然用不到到那麼遠的地方,實際上他們剛進群山行駛了不到10公里,楊一斌已經感覺到了星雲液。

這時郭老哥還在跟他解釋貓兒眼的成因:

“……貓兒眼的形成,跟岩脈有密切關係,我搗鼓過這東西,所以我知道,這東西一般來說主要產生於偉晶岩岩脈中,有些產生於氣成液礦床裡,斯里蘭卡這邊剛好有一個大約60多公里長的偉晶岩岩脈,所以才出產這東西。”

楊一斌隨口問了一句:

“老哥,這玩意為何叫貓兒眼?”

郭老哥立即回道:

“原因也簡單,就是這種寶石會變色,你用強光或用弱光去照它時,或者換個環境光線變化後,貓眼石會變色,這叫貓眼光學效應,所以就用貓兒眼來稱呼。具體的光折射原理我也不懂,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楊一般上網查了查,這個原理其實也簡單,就是貓眼石內部有很細微的大量定向排列的絲絹狀管道,當貓眼石被打磨成弧形後,會把光向各個方向散射,形成貓眼效應。

郭老哥又補充道:

“而且,雖然都叫貓兒眼,但實際上貓兒眼特指的就是來自這裡的金綠貓眼寶石,其他的貓眼石不是正宗的……”

明白了,楊一斌這時感覺已經可以回收貓眼石了,便找了個尿遁的藉口。

不過他也不太敢深入路邊的林地,這種地方生活著眼鏡蛇和蟒蛇,據說每年斯里蘭卡有數千人被眼鏡蛇咬死,楊一斌覺得還是別那麼莽比較好。

因此他只向樹林走了幾步,檢視了一下四周沒什麼問題。

才低聲說道:

“以我的名義召喚你,星雲,速歸!”

二十多公里以外,一塊地下礦脈中的砭石突然開裂,隨即那朵星雲裹挾著一塊貓眼石原石瞬間出現在聚寶盆中。

楊一斌在識海中看了幾眼,發現這塊原石個頭可不小,比之前獲得的紅寶石、粉鑽等的個體都大的多,而且它的顏色是極強的蜜蠟黃色,亮的簡直耀眼。

雖然不懂行情,但光看這顏色和個頭,楊一斌就能判定這東西肯定不便宜。

這地方不安全,楊一斌也不敢久呆,既然已經把寶貝回收了,還是走吧。

他匆忙離開那裡,然後坐上車繼續前行。

演戲演全套,既然前來時找的理由是看一下礦井的生活,他肯定不能就這麼直接掉頭回去。

汽車在往裡開路就比較差了,水泥路變得坑坑窪窪,汽車繼續向前開了約10公里左右,到了一處用草氈搭起的涼亭邊。

郭老哥說道:

“這裡就是一個最外圍的礦井,不過我建議楊哥你在上面看看就行,別下去,雖說是景點,也經過加固,但礦井下面未必就沒有風險。”

一向惜命的楊一斌自然不會冒著塌方的風險下礦井,他買了兩張門票,一張門票才150斯里蘭卡盧比,還不到5元人民幣。

他走到涼亭邊檢視了一眼礦井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