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紅燒,清蒸,總之,已經替它想好了最終歸宿。

這裡的海底風景很好,全船的客人都下來在淺海區玩耍。

這個不大的無人島看著雖然不起眼,但實際上為眾多海洋生物提供了庇護的場所。

小型熱帶魚類在這裡最常見,很多身上長著條紋的小魚一小群一小群地聚集在礁石底的淺水中。

藍綠色的海水,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十分漂亮,讓人忍不住心生喜愛。

一群群的小蝦也在四處遊蕩,偶爾有隻八爪魚從礁石縫隙中伸出觸鬚,想抓住過路的小蝦。

不過伏擊成功的機率不高。

bow和nara也都下了水,不過她們還在更淺的水域中,bow試圖抓住一隻淺水中的螃蟹,不過被它機敏地逃走了。

真是很有趣的地方,她們很快發現了礁石上附著的鮑魚,個頭都很大。

估計有很久沒被人捕捉過了。

海洋有個特點,別看淺海和珊瑚區的面積佔比,在海洋整體中是很小的,但其實它的海洋生物資源佔比卻很高,比深海區的海洋生物多太多了。

這也是今天很多環境保護主義者呼籲要保護珊瑚礁和淺海區域,希望禁止過度捕撈的原因之一。

楊一斌聽見bow說有鮑魚:

“斌先生,這裡有鮑魚,可是我們採不下來,來幫幫我。”

他便開著水中推進器,衝到了她們身邊。

確實有很多,他剛一過去便發現一塊礁石的側面附著一隻比他拳頭還大的鮑魚。

看起來像一小塊石頭,這是它的保護色。

楊一斌笑道:

“撿大個的抓個十來個就行,不要太多,小的也不要。”

她們都點頭答應。

他也試著伸手去抓那隻鮑魚,不過這傢伙的附著力實在可怕,靠手基本扭不下來。

&n的鮑魚,其吸附力就能達到相當於200公斤重物的水平。

所以,可以想象一下靠手把它弄下來,估計得泰森那種力量才有可能。

不過沒事,他用手裡的魚叉去撬,很快就把它撬了下來。

這傢伙的體格,估計都能達到一頭鮑了,個頭很大。

這隻鮑魚跟國內的看起來很不一樣,它的邊緣位置是青色的。

不太認識這種鮑魚,也不確定是否能夠食用,楊一斌專門拿著它去問了船員。

船員說是一種青邊鮑,東南亞和澳洲特產的鮑魚,可以食用。

瞭解了,隨後他們就放心地採了十來個,都放進快艇中。

熱帶地區的物產確實豐富,在這附近他們還看見了一些貝類碎殼。

估計這裡有捕食貝類的螃蟹、八爪魚或者海鰻之類的。

果然,楊一斌用魚叉敲了敲一塊礁石,從下面竄出來一隻海鰻,威脅似的張嘴恐嚇了一番,隨即轉身逃走。

這種傢伙牙齒十分尖利,咬人巨疼,被它咬上一口估計能掉塊肉,所以還是放它走吧,少惹它。

不光如此,他們的動靜太大,還驚動了一隻正藏在沙中的白蛤蜊,預感到危險後它準備行動了。

只見它向相反方向噴出一股水流,推動它如同離弦的箭一樣竄了出去,瞬間就在水裡竄出去四五米遠,然後再噴水再繼續逃竄。

幾人看的哈哈大笑,誰也沒想到貝殼類的動物居然有這種速度,平時都以為它是慢吞吞的。但真逃起命來,可謂速度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