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這個訊息,楊一斌多少有點吃驚,這則廣告出自聚寶盆系統,拿出參加一個並不是特別拔尖的廣告節,竟會連初評都過不了。

他還專門找過亞太廣告節的資料看過,這一類的公益廣告他們不僅收,而且給獎的時候也不吝嗇,所以不可能是廣告不符合廣告節的相關規定。

來自聚寶盆,質量沒的說,自己拍的時候都是按原作來處理,也符合廣告節選拔標準,那為何會連初評都過不去?

要知道初評透過率並不低,只要具備專業性就有一定的機率進入複評階段。

唯一的可能就是,他的廣告被人盯上了。

他懷疑是天連公司用了手段,打通了幾位初評委員的關係,把他的作品給否決了。

畢竟這是一家4a公司,他們在這一領域中的人脈關係肯定差不了,“說服”兩三個評委不是難事。

這真是好手段,先是來搶公司的生意,斷了來錢的路子;然後打壓參賽廣告,斷了公司未來躍升潛能。

這算是全面打壓嗎?

他腦中念頭正快速轉動時,正站在他辦公室中裡的小張的手機響了起來。

是個陌生號碼,小張歉意地朝他笑笑,快速出了經理辦公室的門接起電話。

隨後,他以更快的速度衝進來,嘴裡喊著:

“楊總,有位泰國的廣告人找你,根據我留的報名手機號就打過來了,好像是看過咱們廣告的評委。”

楊一斌接過手機:

“喂,你好。”

那邊的人應該是華人,說的是漢語,很流利,就是發音有點古怪,聽起來感覺年齡也有些偏老:

“你好,請問你是《父愛》這則廣告的創意人嗎?”

“是的,我叫楊一斌,最近創作了這則廣告。”

“恭喜你,你創作一份很優秀的作品。我叫蘇森,是泰國的一位廣告導演,在今年時報亞太廣告節任評委,我看過這則廣告後印象很深刻,今天意外發現在複審環節竟然沒有這部作品,這讓我覺得很驚訝,很難想象這樣一部優秀的短片進不了複審環節,所以我想問是否貴公司主動撤回了廣告……”

這位評委說話很快,滔滔不絕。

好不容易等他喘口氣的機會,楊一斌回應道:

“蘇森先生,感謝您的認同,我們今天剛收到通知,說是經過三位評委稽核,認為短片達不到進入複審的標準,並非我們主動撤回了廣告。”

對面的蘇森一剎那甚至覺得自己聽錯了:

“呃,什麼?這則廣告達不到複審的標準?不可思議,我給了滿分的廣告,我打算在決審環節提名年度最佳廣告的作品竟然無法進入複審?what the f.u.c.k!看樣子是另兩位評審都給了不合格的低分,但他們肯定搞錯了,這是不可能的,你等我打電話問問。”

蘇森顯然覺得自己智商受到了侮辱,他打算問問是怎麼回事。

楊一斌趕緊問道:

“蘇森先生,請問這兩位評委是大陸的嗎?”

“哦,不是,根據異地評審原則,大陸電視短片是由我、香江和灣灣的兩位評委共同評審,等我訊息。”

十分鐘以後,蘇森又打了過來,聲音低沉了一些:

“他們說沒有搞錯,我很生氣,我覺得不應該埋沒一個真正有才華的廣告人,以及一則打動人心的廣告作品。顯然那兩位評委沒有秉公審片,我會向評審會議主席申訴,還請你們提交給評獎方一封重評申請書,我會要求主席召集評委進行集體表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