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舞之後,西洲公主蕭靈芙名動天下。

太后喜歡她嬌俏爛漫,賜住花神祠竹沁園,與兩隻放養的食鐵獸比鄰而居,傳令下來,西洲公主可以在園中隨意遊玩,不必拘謹。

第二天,太液池蓮花盛放,濯清漣而不妖,比昔年任何一個時候,都要開的繁茂美麗。

京城女眷沒有機會得見芳顏,倒是從自家老爺們謹慎的描述中,得到了一個類似洛神的形象。

滿池菡萏為證,這西洲公主是蓮花化身,祥瑞之兆的傳言甚囂塵上,滿城皆知。

西洲送嫁他們最美麗的公主,這是咱們國力強盛的象徵,自打皇帝做了國運任務,咱們大雲朝的日子要一天比一天好起來了。

這種歡快的氛圍,沖淡了被西洲前來討要歲賜帶來的壓抑,一派祥和之中,兩國的一年一度的歲幣金額拉鋸戰,悄然拉開了帷幕。

歡宴過後,就當簽署當年的歲幣交割協議,西洲使團索要的歲幣數額,並非一成不變。

每次都想著在文書上連年加碼,坐等大雲的鴻臚寺卿從中斡旋,跟他們討價還價,再多多敲詐上十幾車奇珍異寶的厚禮,才會勉為其難的維持原價。

今年的協議簽署尤為困難,西洲使臣蕭青衫來京之後,聽聞大雲少帝新近完成了國運任務,心中大為忌憚,多加刁難。

時任鴻臚寺卿是帝師晏舒的兒子,晏元武,與西周使臣商談一天未果,氣得整宿沒睡,第二天滿眼紅絲,面容憔悴的上朝。

大太監劉修明的有事啟奏話音還沒落地。

晏元武就疾步出列,大聲說道:

“臣有本奏,西洲使臣蕭青山提出,西洲近來時局艱難,各處部族都受天災影響,生計艱難。”

“要將歲幣增為銀二十萬兩,絹三十萬匹,茶葉五萬斤。而且要求將文書中歲賜的賜字改為貢。若是不成,就要五溪十縣的稅賦。”

“臣不齒其行,無法簽署協議。”

此言一出,滿朝譁然,一字之差,天差地遠。有血氣的官員更是握緊了拳頭,義憤填膺。

沒等楚爻回答,層層珠簾之後的太后,就搶先一步說道:

“我大雲國力強盛,不差這點金帛財物,若是和西洲交惡,邊疆戰事又起,生靈塗炭。”

“遭罪的還是我大雲邊陲的百姓,歲幣增加倒還罷了,與他就是,每年貿易往來,休養生息於我大雲最為有益。”

“至於這個貢字,不過是文字遊戲而已,沒有戰事,兩國才都有萬年的太平基業,就照這個協議簽了吧。”

太后這麼認慫是有一定原因的,據邊陲邸報。

蕭如玥派朝中大將和她向來狠厲殘忍的皇弟,在兩國接壤處練兵,聲勢浩大,製造侵雲攻勢,一面又派著蕭青衫來京,向雲朝再索要更多的財物。

而她想要的五溪十縣,都是膏腴之地,每年的稅賦遠遠超過要增加的歲幣總值。如若大雲不允,破壞盟約,兩軍開戰之後的軍需更是天文數字。

丟面子還是丟裡子,這筆賬劉嫦太后可是算的很清楚,何況大雲崇文輕武,邊疆戰士都以耕讀為榮,戰力薄弱,她雖有虎符軍權,但是失道寡助,能使喚動的軍隊是未知之數。

一旦開戰,這個短處必然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