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恢復生產,研發新產品(第2/3頁)
章節報錯
因為群眾們都不認識這種東西,不知道這個有什麼用。
也就算有的人知道這有什麼用,但他們也不會去用的。
因為覺得這個東西太貴了。
現在隨隨便便一個行車記錄儀的廠商,都要把這個賣到1000多。
沈益以400塊錢這個強勢的價格橫插一腳,還做了那些通俗易懂,能夠讓消費者一眼就看清楚行車記錄儀作用的廣告。
這完全如同一聲驚雷,為這個前景暫時黑暗的市場帶來了曙光。
在這之前,這個行業基本是沒有任何前景可言的,因為老百姓們對這個根本不重視啊。
他們做出行車記錄儀,但是每年的銷量卻屈指可數。
事實上,讓這種東西被廣大群眾所認識,並且開啟了這個市場。
還是因為有人被老人訛詐了,並且這個人是有行車記錄儀的,他拿出證據以後,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的輿論關注。
這個時候人們才知道這種東西有多麼重要。
現在沈益做出了這樣的廣告,也就相當於把這個全民需求行車記錄儀的時代提前了。
而且國家也早就強制載客汽車和貨車安裝了,對於民用汽車倒是沒有強制。
碰瓷一事,無論古今中外都有,人們遇見這件事情,也大都是有理說不出,因為沒有任何證據證明他們沒有撞人。
沈益這個廣為流傳的廣告,雖然在一些人的眼裡有些低階。
但不可不說,這正是這個物品,最佳的營銷方式。
往誇張了講,這些個廣告是引爆整個行業的導火索。
甚至這幾個廣告有可能因為這件事情而被載入廣告學的教科書。
那些早就已經有了行車記錄儀的廠商,也紛紛搶著降價,自己的產品降低到一個合適的位置,然後賣給人們。
也有的廠商看中了這個商機,此時想要加入,立刻就投資了很多。
畢竟這個東西也是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技術含量。
這一點從他們拆解天目的行車記錄儀就能看出來。
唯一能夠讓他們望而卻步的就是原材料的價格。
他們都知道這種東西,價格一般都很高的,做硬體就是得高利潤。
尤其是那些新型的,看起來比較新鮮的電子產品,在出來第一波的時候肯定是會最貴的。
但奈何半路殺出個天目!
他們僅僅將行車記錄儀賣到399元,而且根據他們的瞭解,成本計算一下,應該有200塊。
也就是說沈益每臺就只能賺200,要是讓利給經銷商的話,那就只能賺一百。
畢竟他們也是瞭解過這個渠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