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天目安防(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是沈益這裡不一樣,他是要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為了以後做硬體的時候也能夠用的到。
不然像小米一樣,要做手機,供應鏈各個都不相信他們的商業模式,覺得他們像是騙子,所以拒絕供貨。
畢竟大型廠商和供應鏈關係,並不是簡單的甲乙雙方合同那麼簡單。
也不是手裡擁有充足的資金,就能隨心所欲挑選供應商。
往往元器件供應商需要投入資金和採購方一起進行研發。
很多元器件都是獨家定製的,所以他們對採購方非常謹慎。
但做個監控、行車記錄儀之類只是小打小鬧,往往也不需要獨家定製,通用的零件就可以使用。
直接拿去自己設計一下,然後就能生產。
所以這只是沈益在向外界證明自己擁有做硬體的能力。
小米的創始人雖然在軟體行業打拼了那麼久,但跨界到硬體,別人都沒聽說過他。
因此沈益親自負責做硬體,還是有數不清的好處的。
畢竟將來是移動網際網路的時代,提到移動網際網路,也繞不開再往後的物聯網時代。
它們和硬體都是息息相關的。
為了銷售這種產品。
沈益又創了一個“建康天目安防科技有限公司”。
這個公司由夢源科技百分百持股。
他是沒有打算到時候以夢源科技的名頭推出這款產品,然後到時候融資的時候讓出夢源科技的股份的。
畢竟夢源科技不止要推出一款硬體產品,沈益自有決策,絕對不會被任何外界因素束縛。
而且建立子公司的好處還有很多,就不在這裡細說。
沈益想了想,還是決定天目不只做行車記錄儀一種東西,外用監控、家用監控、報警器、這些都可以慢慢來做。
如果這次生意做好了,那麼他以後面對這些硬體廠商就有一定的經驗了。
然後決定是自己做還是投資,能夠有一個清晰的判斷。
做硬體還有比較頭疼的一點就是產品質量和良品率,這些一定要把握好。
良品率不達標的話,那些和供應商談好壓下來的那些利潤就浪費了。
而且產品質量不達標,賣出去消費者還沒有用多長時間就出問題,肯定要找廠商的事。
而且要是處理不好的話,消費者以後可能就不再買你家東西了。
沈益挑選的那些供應商都是比較有名望的,質量還過得去。
要看加工的水平如何,所以這就需要找一個正規的代工廠了。
嚴宏遠雖然是個中層管理,但他也能夠接觸到一些優秀的代工廠。
所以接下來,就差銷售的渠道,以及如何做廣告了。
往往硬體銷售的利潤是很高的,這其中要包含讓利經銷商、運費還有售後等等。
比如說藍綠兩家手機廠商,他們的手機看著很貴,一點兒價效比都沒有。
但實際上,他們給各地的經銷商留了很大的利潤空間。
經銷商賣出他們的手機是有錢賺的,要不然他們怎麼會纏著使用者買藍綠廠商的手機呢?
假如說藍綠廠的手機,賣一臺他們能賺400,而賣出一臺小米卻只能賺100。
利潤差距那麼大,這些經銷商又不是傻子,為了自己能夠掙錢、還房租,自然會選擇賣藍綠廠的手機。
而且藍綠的售後服務也有保障。
基本上在手機店買的手機壞了的話,直接就能讓他們換或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