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米就比較麻煩了,作為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他們賣的手機線上下很少有維修點。

比不上藍綠手機的遍地開花。

通常消費者買了,要是壞了就只能郵寄過去維修或者退換。

也就算有維修點的城市,還得大老遠的去跑一趟,非常麻煩。

很多中年人和老年人,基本沒有聽說過小米這個牌子,也線上下也看不到他們的實體店,不知道手機的真實情況,還有操作介面是什麼樣子的。

往往藍綠廠的銷售員,只需要滑動兩下手機的頁面,再點按一下APP,讓人看一下APP開啟的速度。

然後那些人就會真的以為這個手機非常好。

畢竟很多人是不會去刻意研究手機配置的,他們買電腦也都是閉著眼睛買,只要有足夠的贈品,幾年前的電腦他們都能被忽悠著買。

其實藍綠廠商也差不多,在經銷商的銷售員隨便忽悠幾句,消費者就會信以為真。

曾經沈益有一個朋友,就這樣被忽悠著用5000塊錢買了一個兩年前的低端手機,看的沈益都想上門去罵那個銷售員。

那人買完之後玩遊戲,覺得有些卡了,問朋友的時候被告知這是處理器太低階了。

對方還絲毫不信的反駁說自己的手機5000塊錢買的,怎麼可能是低端呢?

然後那位朋友解釋了大半天,她才肯聽。

所以現在大部分人都對硬體沒有什麼瞭解,你說好他們就覺得好,還特別信任你。

畢竟洗腦的廣告一出,在電視綜藝節目上各種贊助,在大街的廣告牌上各種明星代言。

普通的消費者們就會自然而然的認為這是好東西,既然上電視了那麼肯定買了不虧。

這樣的例子還有腦白金,分明就是普通的褪黑素,能賣到幾十倍的價格。

這就是被商家的廣告給忽悠瘸了的效果。

同時藍綠的銷售員還送一大堆鐵鍋、小風扇、食用油、9.9元的耳機什麼的,讓顧客覺得自己賺了,這錢花的一點兒都不虧。

對比一下,這就是藍綠兩家的手機店遍佈全國各地的原因。

而小米能看上去贏得了網路上的絕大多數銷售額。

但他們在沒有線下店、線下店鋪稀少這一方面吃了大虧。

國內市場,就數他們線下渠道建設最少,最後可不得在國內墊底。

要知道,線上下買手機的人數肯定是比線上上買手機的人多的。

他們後來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決心要線上下開實體店,時間還不晚,也能夠彌補一些。

畢竟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手機的更換頻率可比電腦高太多了,有的人甚至半年、一年就換一次手機。

但行車記錄儀就不一樣了,這種產品要是用,就得一直用,用到報廢...

而且使用壽命也要長。

沈益也打算用給經銷商讓利的手段,將行車記錄儀銷往全國各地。

線下市場絕對是任何做硬體的廠商不能忽視的。

網購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第一時間觸碰到產品,因此到手之後頻繁退款的事情也時有發生。

在沈益的同齡人之中,甚至還有很多人不相信網購。

因此現在只搞網路銷售根本行不通,但是忽視網路銷售也不行。

所以要雙管齊下,兩邊的市場都不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