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鄒君依靠“青萍道人”暗中護佑,成功地幫助腹內“須彌空間”裡的7890名“大乘真聖”進階成“仙人”,驚動天庭。

“咯咯/嘎嘎/哈哈/嘿嘿/呵呵/嘻嘻/桀桀,小哥哥/飛利浦小爸爸/掌門師弟/夫君師弟/相公/鄒郎/郎君/爹爹/爺爺/外公/岳父/師父/徒弟/師弟/太上長老/總舵主/仙主大人,幸虧有你/您捨命相助為咱們護法,咱們可成不了仙啊!不知是要繼續待在“須彌空間”裡修煉呢 ?還是出來到處闖蕩一下陌生的‘真仙界’?”眾人如今全都懸空盤坐在此方圓千餘里的海島上空,對美好未來充滿了遐想。

“諸位不必著急,本座自由安排。”鄒君看著自己一手“製造”出來的龐大“仙人軍團”不禁大為滿意。不過,轉念一想,卻感覺事情遠沒有自己想的那麼簡單,因為無論是“天庭一把手”還是各路“神仙”,彷彿對自己這種剛飛生的“低階仙人”很不待見,甚至稍不合意就下死手,或許這一切都離不開“天庭”在背後操控。因此,鄒君覺得有必要就向自己的師父“東華帝君”打聽一下。

於是,鄒君掐訣唸咒起來,重新開啟了“須彌空間”的巨大“光門”,讓7890名剛晉級的“散仙”們回到自己的肚子裡藏起來再說。待準備好後,鄒君便掐訣唸咒運轉起了《旁門左道七十二術》之“萌頭”法術,正好預見了自己的師父也在“道場”內的一處巨大廣場上“開壇講法”,便決定等師父忙完後再找機會向他請教。沒想到,“東王公”似乎能未卜先知般轉過臉來對鄒君隔空而笑。

就這樣,鄒君也心有靈犀地並不著急,而是就地盤坐,吐納煉氣。幾個時辰後,就在太陽落山之際,忽然一道青光憑空出現直衝天際,原來是鄒君盤膝打坐吐納煉氣的山頂上有一棵小樹迅速成長起來,眨眼之間就長成了百丈之高的參天巨樹,並且渾身上下泛起一陣青光後再次急劇收縮,瞬間就幻化成了“東王公”的形象,並哈哈大笑道:“徒弟呀徒弟,沒想到你閉關不過十幾年,修為境界卻增長如此之快,從一名小小的“散仙”一躍而進階成‘金仙’,簡直聞所未聞也!不過,如此急於求成,想必也碰到疑難了吧?”

“呵呵,徒兒拜見師父!師父明見,徒兒確實心中有不少疑惑,還請師尊為弟子解答。”接下來,鄒君便將自己與“八仙”一起去“天庭”準備申請辦理“入籍”不成,反而差點慘遭劫難之事說了出來,末了還不忘記將自己“仙域”中7890名“散仙”也告知。

“東王公”聽罷後大為吃驚,於是面色複雜地躊躇起來,過了許久之後才忍不住嘆息道:“徒弟呀徒弟,時也命也,不能全都怪你,要說根本原因,為師也難逃其咎,只因為為師的前世與那‘王母娘娘’的前世既是兄妹又是夫妻,而那玉皇大帝只不過是‘鴻鈞老祖’座下一燒火童子而已。當年‘封神大戰’後,‘昊天上帝’以為自己透過‘封神榜’和‘封神臺’將天上、地下各路神仙……”

聽到這裡,鄒君終於明白了師父“東皇公”在“天庭”的尷尬窘境,只因“昊天上帝”驕傲自滿,將眾神玩弄於股掌之間,於是便被“有心者”算計故意將上古早期“巫妖大戰”時隕落的“巫族戰神”之一刑天從“常羊山”中放出來報仇,畢竟刑天和天帝曾在“常羊山”爭奪過主神之位。雖然天帝砍斷了刑天的頭顱並把他封印在“常羊山”。但是,“刑天”乃大巫之後,善於收集巫族信仰之力來重塑魂魄,因此怨念重生後竟用兩乳作為雙目,用肚臍作口,操持干鏚來舞動,並最終破風而出殺向天庭,與昊天同歸於盡。

“師父,沒想到‘刑天’那麼厲害?僅憑一口滔天怨氣就能舞動巨盾和大斧單挑天庭,並且還越戰越強,最終在擊殺了‘昊天上帝’後,才得以消除怨氣進入輪迴?那之後的天庭主宰者,就應該是當今的‘玉皇大帝’了吧?”此時,終於說到了故事的重點了。

原來,在“封神”之初,主持“封神大業”的姜子牙曾一度想把“玉皇大帝”的“最高神位”留給自己。於是,姜太公在把364路“正神”之位都“榜上有名”後,還剩下的“玉皇大帝”位置就招致所有未被封神者所覬覦,於是眾人/仙/魂魄便異口同聲問道:“那位子還有人坐麼?還有(要封神)的人麼?”。姜太公心虛之下就隨口應道:“有人坐有人坐有人坐……”結果,意外真發生了。

因為跟隨鴻鈞老祖出來暗中監督“封神大業”的座前童子“張友仁”便應聲而起,化作一道遁光一閃而至就坐在了“玉皇大帝”的位置上,結果在“天道意志”作用下,一道金光護體之後,原本被人漠視的“燒火童子”竟成了“三界之主”,硬是把姜太公拼死拼活掙來的絕佳成神機會瞬間奪走。於是,姜太公怒火中燒,怨氣沖霄,藉著手中的“封神榜”,暗自對天道下詛咒:“兀那小賊忒也可惡,竟敢搶了你太公我的‘神皇寶座’我咒你張家祖祖輩輩男盜女娼!真是豈有此理?太公在此,諸神迴避!”詛咒很快應驗。

那時“昊天上帝”還在位,儘管修為境界也達到了“準聖級別”且有“火雲洞三聖”的人族氣運加身,但卻奈何不了一眾“天道聖人”以及後面坐著的“先天聖人”鴻鈞老祖,於是心中很不爽了才決定耍些手段來加強“中央神權”,卻不料被這群“聖人們”瞅著機會把強敵“刑天”偷偷放出來,結果“刑天”與“昊天”雙雙戰死,而那“鴻鈞老祖”座下的“燒火童子”張友仁終於成了名正言順的“玉皇大帝”。並且,“聖人”們為了防止“巫族”造反而採取懷柔手段,便將“大巫”之一的“后土”強行許配給了玉帝。

從此之後,“皇天后土”並稱,即丈夫“玉皇大帝”主管上界諸神,“后土娘娘”主管下界眾仙。但經過“龍漢初劫”、“巫妖量劫”、“封神大劫”之後,時間亡靈不計其數卻無法擠在小小的“封神臺”中生存,於是“后土娘娘”便以悲天伶人自我犧牲,將自己的肉身化作“九幽地府”供給世間所有亡靈居住,同時也庇護著願意追隨自己的“巫族”,將其帶入地下化作“陰差”或鬼卒。

那“玉皇大帝”突然失去了同床共枕的妻子後便鬱鬱寡歡起來,故出於“羨慕嫉妒恨”的原因,便藉口“天庭神滿為患且資源有限”,嚴謹男、女神仙之間談戀愛,更不許神仙下界與凡人私通生娃。如此一來便引得眾仙“人心惶惶”,影響了工作效益。於是,眾“聖人”們便合計著將一位道行高深、神通廣大、法力高強、人氣爆棚且地位超然的“女仙”推舉出來給“玉皇大帝”為妻續絃。

結果“聖人”們一致看好“西王母”,畢竟其前世乃“妖皇”帝俊之妻“羲和”,與“東皇太一”乃是“盤古大神”開天闢地後的一縷精魂所化,關係好比“伏羲”和“女媧”,既是兄妹又是愛侶。再加上“妖皇帝俊”與“東皇太一”皆為“有福同享”和“有難同當”的“太陽神鳥”大日金烏所化,併成功組建了制霸天庭的“二元制集權統治”。儘管“羲和”與“帝俊”生了十個兒子都是“大日金烏”,但因“十日橫空”渴死“夸父”且生靈塗炭後被巫族“大羿”箭射九日,只剩小金烏“陸壓”,直接引發巫妖大戰。

由於妖族不在乎“人倫”,並且思想比人類單純,因此不僅“兄弟妻可以妻”,而且姐妹、女兒照樣妻之。是故,“聖人”們便想到了讓轉世重生後的“東王公”去勸說同樣是轉世重生的“西王母”主動委身於“玉皇大帝”,明面上說為了“天地大義”和“三界眾生”,實際上就透過將性格開朗且熱情奔放的“王母娘娘”和缺少女人安慰的“玉皇大帝”撮合成對,免得造成陰陽不調而已。

就這樣,“東皇公”因修為境界僅為“法則聖人”,實力遠不及“天道聖人”,無奈之下只好違心地給他人做嫁衣。不過,由於“天道意志”所產生了詛咒,那“西王母”跟“玉帝”被撮合後沒多久就生了七個女兒,還沒來得及慶祝一下,卻被“糾察靈官”告知“玉帝”的妹妹“雲華仙子”瑤姬私自下凡與凡人書生楊天佑生下了兩男一女,讓自己在眾神面前蒙羞,於是發兵捉拿妹妹瑤姬歸案壓在“桃山”下,卻引發“楊二郎劈山救母”。後來,“二郎神”的妹妹“瑤池三聖母”也思凡下界與凡人書生劉彥昌私通生娃。

玉帝得知後很生氣,認為這嚴重挑釁“天庭”的權威,將自己與王母合作定製的天規給折騰得體無完膚,於是讓外甥“二郎神”去把外甥女“三聖母”也抓回來鎮壓在“華山”之下,卻沒想到引發了“寶蓮燈”故事中的“劉沉香劈山救母”。但事情到此還沒結束,因“七妹”也思凡下界找了一個叫“董永”的“賣身葬父”的窮小子來“百日好合”,被玉帝知道後龍顏大怒,派兵抓回天庭。

“七仙女”從“老大”到“小七”的排序是紅、橙、黃、綠、青、藍、紫。“七妹”紫兒的織布校化成了飛梭石,織機卻留在了凡間。於是,人們在夜深人靜時仍能聽到“咔喳、咔喳”的織機聲。此外,每年正月十五晚上,凡間都有身著盛裝的姑娘們聚集在飛梭石旁,手捧針線盒向七姐“乞紫兒,董永巧”,唱“乞巧歌”,唱完後,姑娘們還要詢問年成好壞、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

在“小七”紫兒剛被天庭派兵抓回不久,其二姐“老二”橙兒也偷偷思凡下界且動作極快,還沒等天庭的“日遊神”、“夜遊神”和“城隍廟”發現蛛絲馬跡時,便已匆忙找了個凡間男人私通生了個娃即“織女”。完事後,“老二”立刻飛回天宮繼續做乖乖女,直到“織女”長大後展露出“神仙體質”特異功能時才引起天庭注意,但為時已晚,只好封為“天孫”帶回天庭。可是,“織女”久在凡間生活深知民間疾苦,早已養成了仁愛之心且聰慧賢德,並在某個黃昏之際飛過一片樹林時,遇到了放牛娃即“牛郎”。

“天孫織女”因為看牛郎勤奮樸實,便嫁他為妻,還生了一兒一女,小日子過得幸福美滿。可是,這違背了“人神不婚”、“天人相隔”的“天規”,於是她被自己的外婆王母娘娘派人抓回天庭關起來。同時,她奶奶的王母娘娘還用頭上“銀簪”仙器在天上劃出一道“銀河”來阻隔“牛郎”挑娃騎牛來追,只有每年“七夕節”上才允許“喜鵲搭橋”連通天河,讓“牛郎、織女”一家團圓。

事情到此還沒結束,因為“王母娘娘”和“玉皇大帝”又不小心生了個“八妹”,結果才三歲就提前思凡下界變成“青春女郎”邂逅了一位“草原青年”巴爾特,正欲開心度蜜月之際,還沒來得及生娃就被“表哥”即“二郎神”奉旨前來捉拿,真是糗事連連。

“徒弟呀徒弟,你可知經此事之後,那‘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都變成了啥模樣?整天神經兮兮,深怕家中醜事被爆料出來丟面子,故對各路神仙看得很嚴,稍有不滿意就罰俸祿甚至治罪,只許自己偷偷摸摸繼續生娃鬧笑話,嚴禁神仙眷侶成雙成對啊!”

“呃……原來如此!看來,這‘天庭’也是是非之地啊!還是遠離它為好。”鄒君尷尬道:“不知弟子的妻女、師徒、親友、故舊等該如何安置?那可是7890名‘散仙’啊!”————“哈哈,徒弟呀徒弟,你太小看為師的道場了,無邊無際,隨便安置。”

………………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