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說到鄒君經“器靈娃娃”提醒後,決定給腹中“須彌空間”裡的7890人開壇講法傳授經驗,激起了老大阮金玉要搶先渡劫。

“諸位前輩說笑了,這位仙子乃晚輩之原配,跟隨夫婿一同飛昇上界,有何不可?”鄒君不以為然地笑道:“所謂‘爛柯真訣妙通神,一局曾經幾度春?自出洞來無故手,得饒人處且饒人!’諸位前輩與晚輩既是下棋之人,也是別人之棋子,何必苦苦相逼?”

“哼,兀那小小的‘金仙’,休得胡言亂語!”一眾雷將面面相覷後不禁面色羞憤道:“上兩次都沒把你劈死,並不代表以後的‘雷災’就拿你沒辦法?記住了,凡是被天庭惦記上的仙人,若不能為天庭所用,定叫你沒好日子過!怪就怪你擅自逃離,哼!”

36員雷將似乎對鄒君上次在“凌霄寶殿”的表現還是有些佩服的,不過立場不同,便只能忠於職守了,於是紛紛掐訣唸咒起來,先是召喚各種五行神雷來欲炸死阮金玉。只見漫天五彩繽紛的雷龍、電蛇搖頭擺尾地直撲而來,卻被鄒君冷笑一聲後張口全部吞掉。

眼見這前後九波五色天雷都十分詭異地被鄒君吞噬一空,而渡劫者阮金玉卻毫髮無損地繼續懸空盤坐吐納煉氣,將方圓千餘里之內的海量仙氣紛紛攪動成一個巨大無比的“仙氣漩渦”時,那36員雷將不禁惱羞成怒地合力召喚出了龍、鳳、虎、龜、麟這“五方神獸”的“仙氣法相”,欲藉助“上古真靈”之力來先後施展“小五行混沌神雷”與“大五行滅絕神雷”來繼續轟炸阮金玉並滅殺之。

然而,有了鄒君在一旁精心護法,無論雷部36員雷將如何折騰也無濟於事,最後只能由“雷部正神”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太師親自出馬,依舊是按部就班地釋放出了“九霄神雷”、“九天滅魔神雷”、“九霄紫雷”、“都天神雷”、“滅世黑雷”、“鴻蒙紫雷”、“太清神雷”、“昊天叱吒神雷”、“太極陰陽正氣神雷”,結果還是然並卵。由於鄒君始終不離不棄地張口便吞,愣是把這些最大威力相當於“太乙金仙”全力一擊的神雷吞噬,因此,搞得雷部眾天神感覺顏面無光,便罵罵咧咧集體撤離。

就這樣,阮金玉在丈夫鄒君的保護下有驚無險地躲過有史以來最強大的雷劫攻擊,並將自己主修的功法《旁門左道七十二術》與《混元真訣》運轉到了極致後,終於在“通玄”法術幫助下瞬間切換到了《玄門正宗三十六法》與《青蓮道黃庭經》的修煉上來。於是,那原本已經覆蓋了方圓千餘里的“仙氣漩渦”繼續膨脹,直到覆蓋住方圓兩千裡區域後才停止增長,並迅速收縮,返回她體內。

就這樣,經過仙氣灌體之後,阮金玉被海量仙氣洗筋伐髓,將全身362處玄竅全部開啟儲存仙氣以化為真元。與此同時,其“任督二脈”、“三海”、四肢、五臟六腑、奇經八脈、全身骨骼、血肉髮膚都朝著盡善盡美的方向進化著,雖還不能在體內生成“仙域世界”,但27條“金光法脈”所能容納的“仙氣”已經達到了“散仙后期”境界,只要鄒君再噴吐一些馴化的“天雷”給她鍛體,則其修為境界必將還能更近一步,甚至達到“散仙后期巔峰”也未必不可。如此一來,便相當於讓阮金玉省去了千年苦修,何其爽哉!

就這樣,從阮金玉將全身真元、法力、精神力凝聚起來衝擊“泥丸宮”,到海量仙氣灌體後“元神出竅”飛昇至“南天門”一睹“天界風采”,再魂歸附體渡過雷劫,整個過程都在丈夫鄒君的操控之中,並有驚無險極度妒刺激,終於能夢寐以求地享受長生了!

待眾人透過“永珍天龍璧”,事無鉅細地親眼目睹了阮金玉“修煉成仙”的整個過程之後,終於燃起了扎堆渡劫成仙的信心。於是,鄒君來者不拒,讓這7890人逐一出來體驗一下強大至極的“九九天劫”威力如何?當然了,順序還是得從鄒君的妻、女們開始。

如此一來,卻把天庭的“雷部諸神”累得夠嗆,畢竟如此高強度連續不斷地密集降下“天罰雷劫”,即便自己乃“太乙仙尊”,真元、法力也有見底的時候,但是為了完成“天道”賦予的“任務”,不得不咬緊牙關砥礪前行。這其中,最尷尬的莫過於“雷部正神”即“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聞仲太師,因為他對自己當初調侃和輕視鄒君而感到懊悔,即便以“大羅真仙”修為也稍感吃力。

好在鄒君也不是不講理,就與他們這些“雷部諸神”們約定好了,每天只安排三人渡劫即可,剩下的時間就給那些雷將們恢復法力,畢竟對方是被“封神上榜”的,也就是失去了肉身以為依託,只剩下元神而已,故才導致法力耗損後恢復太慢,需要下界生靈的香火願力加持,抑或是仙丹、靈藥、仙果、蟠桃及時服食才行,即便是常見的出自“真仙們”那“仙域”中的“仙元石”也不湊效。

“噼——啪——嘭——轟隆——轟隆!”在接下來的七年零兩個多月時間裡,鄒君就這樣連續不斷地從“須彌空間”里拉人出來“渡劫成仙”,將這個過程作為“標準化生產流程”,而自己與眾雷神所處的這片海域空間則成了“生產流水線”,那些鋪天蓋地轟擊而來的五彩繽紛的漫天雷龍、電蛇與海量仙氣則成了重要材料,每一個“渡劫成仙”之人則成了“質量合格”的“修仙產品”。

就這樣,7890名“散仙”先後利用各自“命魂”引動“命運長河”之力衝開了“泥丸宮”,接著“元神出竅”後前往“南天門”一睹天界風采。不過,如此“反常”的景象卻引起了“四大天王”的注意,並將此時及時稟報給了“天庭”的兩位“當家”。於是,在“玉皇大帝”與“王母娘娘”的命令下,先讓“千里眼”、“順風耳”探聽虛實,然後再宣“鎮元大仙”攜“天地寶鑑”來探測。

然而,當“天地寶鑑”所照出來的情形與“千里眼”、“順風耳”兩位神祇說的一模一樣時,“玉帝”和“王母”終於開始後悔自己當初那麼草率地要處置散仙鄒君,或許給他一個小小官職先穩住也未必不是壞事?如今他已躲在“東華道場”,那就不方便了。

………………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