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章:“四大天王”
章節報錯
上回說到鄒君渡過“九九天劫”後便成功開啟了“泥丸宮”,藉此得以“仙氣罐體”和“陽神出竅”,終於來到“南天門”前。
“哪裡來的散仙?竟敢在此鬼鬼祟祟?意欲何為?還不速速離去!”原本還在看大門的“四大天王”忽然有所感應後,便不約而同地轉過頭去盯住遠處的“鄒君”,於是再次警告道:“天庭重地,無關散仙不得入內!有不聽勸告者後果自負。擅闖者殺無赦!”
鄒君的“陽神”被對方一吼,感覺心驚肉跳,頭皮發麻,心想這股精神力威壓至少十倍於自己,且對方身上所散發出來的境界威壓也似乎與之前在下界渡劫“大五行滅絕神雷”所釋放出來威壓基本相當,那豈不是說這四個“看大門”的傢伙都是“真仙”修為?
一想到這裡,鄒君不禁多看了幾眼對方,同時也在腦海中搜尋著有關對方的資訊。其實,“四大天王”乃佛教“二十諸天”中的四位天神,也叫做“四大金剛”,都位於第一重天,分別是“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曾在上古時期“封神大戰”時,以“魔家四將”的名義為殷商王朝鎮守“佳夢關”阻擋周兵東進。四兄弟魔禮青、魔禮紅、魔禮海和魔禮壽戰死後,元神被姜子牙封神為“四大天王”,給天新生天庭守南天門,後來因“佛教”興起廣納人才,便投奔靈山。
“四大天王”職責乃守護世界平安,即四大金剛各守一方。“持國天王”鎮守“東勝神州”,包括孫悟空出生地“花果山”;“廣目天王”鎮守“西牛賀州”,包括牛魔王家一帶;“增長天王”鎮守“南贍部州”;而“多聞天王”則鎮守“北俱蘆洲”之地。
“增長天王”魔禮青有法寶“青雲寶劍”,職風,為“大哥”,身長二丈四尺,面如活蟹,須如銅線,手持寶劍曰“青雲劍”又名“青鋒寶劍”。此劍上有符印,中分四字“地”、“水”、“火”、“風”,且此風乃“黑風”,風內有萬千戈矛。若人逢此刃,則四肢化為齏粉;若論火,則空中金蛇纏繞,遍地一塊黑煙,煙掩人目,烈焰燒人,並無遮擋。此外,魔禮青還用一根“虎頭槍”,其步戰無騎,有一件法器名喚“白玉金剛鐲”,可投擲攻擊,百發百中,曾打死黃天化(後被救活,最後被哪吒用乾坤圈回擊打碎。
“多聞天王”魔禮紅有法寶“混元珍珠傘”,職雨,為“二哥”,手持寶傘曰“混元傘”或“混元珠傘”,以傘之義諧“雨”。其傘上皆是寶珠串成,有“祖母綠”、“祖母印”、“祖母碧”、“夜明珠”、“碧塵珠”、“闢火珠”、“闢水珠”、“消涼珠”、“九曲珠”、“定顏珠”、“定風珠”,有珍珠串成四字“裝載乾坤”,寶傘輕易不敢撐開,否則便會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封神大戰”時,此傘轉一轉則乾坤晃動,可吸收對手法器、法寶、神兵和本尊封印其中,一開場就收了哪吒的“乾坤圈”,收金吒的“遁龍樁”,收了姜子牙的“打神鞭”,不僅能收納法寶,而且撐開後連轉三四轉,則咫尺間黑暗了宇宙,崩塌了乾坤,只見濃煙黑霧,火發無情,金蛇攪繞,半空火光飛騰滿地。這說明此寶傘能開闢空間,將其轉變為混元。此外,魔力紅還有一杆方天戟。
“持國天王”魔禮海有法寶“碧玉琵琶”,職調,為“三哥”,其背上背有一面琵琶名曰“玉琵琶”或“四弦琵琶”、“地水火風琵琶”。琵琶上裝有四條弦,也按“地”、“水”、“火”、“風”撥動絃聲,風、火齊至則如“青雲劍”一般,也有一杆長槍。
“廣目天王”魔禮壽有靈寵白鼠名曰“紫金花狐貂”,職順,為“四弟”,也有靈寵龍、蛇。其作戰時用兩鞭或“雙鐧”。其囊裡有“紫金花狐貂”放起空中後現身似白象,口似血盆,牙如利刃,肋生飛翅,食盡世人,兇猛異常。此獸修成隱顯功,陰陽二氣在其中,隨時大小皆能變,吃盡人心若野熊。與此同時,“四大天王”不僅負責33重天裡最底下一重天之安保,還主管凡間風調雨順。
就這樣,鄒君猶豫了很久才戰戰兢兢地試問道:“敢問四位前輩,可知‘東王公’老人家所在?晚輩剛飛昇至此,還不識路。”
“東王公?原來是找‘東華帝君’呀?難怪如此!”四大天王面面相覷後不禁面色緩和道:“那‘東王公’也叫‘扶桑大帝’,專管男仙飛昇引薦之事,若無擔保推薦,則不會被天庭錄用,只能淪為散仙。他老人家就住在大荒的‘東荒山’,此去往東十萬八千里外有瀚海,以東則為‘東荒’,自己去尋找吧。順便說一句,若找不著‘東王公’,也可去崑崙山找‘西王母’,專管女仙引薦。”
“東王公?西王母?東對西,王對王,公對母?有意思。”鄒君聽罷後,不禁笑起來,但很快就釋然了,於是拱手道謝,告辭。
四大天王目送鄒君離去後,不禁搖頭苦笑道:“又是一個愣頭青,還真以為入了‘仙籍’就萬事大吉?還不是打雜跑腿幹髒活?早知如此,或許就不會急著飛昇了!說起來,都怪那該死的姜子牙,把咱元神封神,修為至今也無寸進還處處受氣,不如下凡投胎,輪迴轉世呢!”然而,鄒君此刻早已化作遁光離去,自然是聽不到身後一眾看大門的在發牢騷,即便聽到又何妨?自己又不被封神!
……………………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