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趕集歸來走夜路遇“馬尾狗”
章節報錯
上回講到鄒君的億萬分之二縷神念附體了一對“野人夫妻”生了9個孩子後還要生,導致生活困難,只能選擇舉家遷移賣藝討活。
就在“窮光蛋”老漢兒憧憬自己一家美好的未來時,美中不足的不幸之事發生了。半年後,堅持“存錢不如存人”的“富家女”終於如願以償地順利分娩,併產下了一對“龍鳳雙胞胎”,頓時把“窮光蛋”老漢兒樂得像個小孩兒,又蹦又跳,高興地狂呼大喊。
發洩完了興奮後,“窮光蛋”便手腳麻利地架起柴火用石鍋燒熱水給娃兒們洗澡,又叫大娃子去“倉庫”即“溶洞”角落中挑選兩張小的乾爽獸皮過來給剛出生的弟弟妹妹們裹上。但由於正值夏末初秋,天氣還熱,所以裹獸皮反而不合適,只能弄一些從鎮上換來的麻布先裹上得了,待入冬以後再裹獸皮。就這樣,原本一家11口的“野人家庭”又增加了新成員,變成了全家13口,其樂融融。
喜慶過後,眾人就得面對現實,畢竟那兩張嘴巴雖最小,但也是要吃東西的,儘管吃的是母乳,但也間接刺激了“富家女”的胃口,簡直好得不得了,無論是野雞、野鴨、野兔、還是烏龜、王八、狗魚皆來者不拒,即便是以前想想都覺得噁心至極的野味“老鼠幹”、“蛇肉乾”、“蛤蟆幹”,也照樣一個勁兒往嘴裡塞,小嘴大張後狠狠咬去,嚼的嘎嘣響。當然了,像野果、菌類、蜂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也首先要供給母體,才能產生足夠多奶水來餵養那兩張剛出生的小嘴巴。如此一來,全家食物供應就變得緊張起來。
因此,年紀最大的大娃子就順理成章地得跟上“老阿大”的腳步,不僅要學會上山打獵,下河摸魚,山溝捉鱉,樹洞掏蜜,而且還要學會煉製劇毒“見血封喉”,來塗抹箭簇以便獵殺大型猛獸。也就是說,“老光棍”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打算儘快把自己的“長子”鍛鍊成一個合格的獵人,才能在自己撒手人寰後能為家庭提供更多的食物和庇護,儘管他今年未滿13歲,但也不得不委屈他了。
大娃子從小在山裡長大,又習得一身武藝,尤其是攀爬絕壁的輕功更是比起現在“夕陽西下”的“老阿大”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平日裡伙食基本以野生動物、野果、野菜、菌類、蜂蠟等為食,故生命力極強且體格健壯,看起來就像是十五六歲的少年郎,前後不到一年時間,就把自己“老阿大”一生的狩獵絕技和生存本領學到手了,並且因年輕力壯而主動把狩獵範圍從方圓百里擴大到了方圓二百里,終於在短時間內解決了全家人食物來源不足的問題,算是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畢竟老二、老三都是女孩,怎麼搞?
要知道想在深山老林中生存下去,獵人必須具備生存經驗、強大體能、敏銳反應、狩獵技巧、生理頑強、心理過硬,而這些東西對於女人來說,似乎要求太高了,無論是體能、生理、心理還是臨場反應,都難以勝任獨自獵殺大型猛獸的重任,因此依舊留在洞中照顧母親和弟弟妹妹,或是出來洞口附近的暗河邊浣洗衣物,或練習攀巖。當然了,暗河中有“盲魚”生存,也可以嘗試釣魚充飢。
就在最小的“龍鳳胎”弟弟妹妹滿週歲後到處會爬學走路之際,“窮光蛋”老阿大決定親自出馬去鎮上給娃兒們各自扯上三尺布來縫衣裳,畢竟將來舉家搬遷到鎮上賣藝乞討也得像個人樣,否則若仍以“原始人”的模樣出現,那豈不是與禽獸、畜牲無異?當然了,像自己這樣年近古稀且行將朽木之人就不必要再去裁縫店裡浪費本就不多的銅錢了,直接去埋死人的亂葬崗撿兩套死人的衣服來穿就行了,反而能剩下不少錢來給“賊婆娘”和孩子們添新衣,何樂而不為?於是,窮光蛋想到就做,因為他活了幾十年還沒怕過!
由於老“窮光蛋”經常往來於深山與鎮上,因此多多少少也知道幾家主要裁縫鋪的大概位置所在,便如同往常一般揹著皮囊,拄著柺杖,徑直前往。經過貨比三家和討價還價之後,直到夜幕降臨,這老“窮光蛋”才依依不捨地從一家鋪面簡陋的小裁縫店中退出身來,求爺爺告奶奶地把自己身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當出之後,才換回了兩套大人衣服和11套小孩的衣服。給“賊婆娘”換了一套最便宜的“旗袍”,給大娃子換一件清朝男人穿的長袍馬褂,老二、老三楚楚動人可穿丫頭軟坎下裙上袍,剩下的小傢伙們直接裹布!
夕陽西下,眼看就要天黑了,自己還要餓著肚子走七八十里山路趕回家,這“窮光蛋”老阿大不免真有點心虛起來,畢竟年紀大了,體力、眼力、精力都已經大不如從前,這一走若是遇到晴朗夜空還好,否則碰到下雨天,估計得走個通宵達旦才能到家,而最要命的是,在半路上離鎮上約麼十多里的地方有一處亂葬崗,是鎮上百姓們專門集中埋葬死人的地方,平日裡連出來打柴也不願意涉足此地,據說經常鬧鬼,並且有人趕夜路還被嚇死過。那被嚇死的人叫做“鬼司佬”,就是專門給鎮上辦喪事者超度亡魂的“神漢”。
這恰好又是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已年滿66歲的“窮光蛋”老阿大一邊拄著柺杖趕路,一邊揹著一個裝滿衣裳和布料大皮囊,正忍受著腹中飢餓,艱難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正想著“賊婆娘”和11個娃兒們晚餐吃什麼時,不知不覺就來到了傳說中的“亂葬崗”附近。忽然一陣陰風吹來,頓時讓“老漢兒”不禁打了個哆嗦,便習慣性地伸手去摸了摸腰間的匕首,此乃淬了劇毒的近戰利器,憑藉自己矯健的身手,即便遇上財狼虎豹也有一戰之力。然而,藉著朦朧的月光,“老漢兒”一雙朦朧眼睛果然發現前方有異。
只見這大半夜裡的路邊,竟然站著一個“人影”,映著月光看過去像是坐在椅子上且戴著帽子,卻怎麼也看不清臉,不知道哪個道上的“朋友”,莫非是想攔路搶劫不成?於是,“窮光蛋”老漢兒便壯著膽子吼一嗓子“天王蓋地虎?”吼完後一兩分鐘沒反應,於是又吼一嗓子“寶塔鎮河妖?”又等了兩三分鐘還是沒反應,索性一雙灰濛濛的眼睛咕嚕一轉,再吼一嗓子“小雞燉蘑菇?”還是沒反應,於是心中大急,不禁喝罵道:“朋友,你是哪條道上的?可曾聽說過‘江湖人稱四腳蛇’?那可是有毒,根本碰不得呀!”
然而,對方依舊毫無反應,頓時惹惱了“窮光蛋”老阿大,於是氣提丹田,腳下一撩就從路邊勾過來一塊拳頭大的石塊,握在手中後便使出全力朝前方几十丈遠扔出,嘭的一聲過後便砸得那“人影”應聲栽倒,接著發出了“嗷嗚——嗷嗚”的慘叫聲撒腿就跑,一溜煙就不見了。到了這時候,“窮光蛋”老阿大才反應過來,那“人影”哪裡是什麼“道上的朋友”?純粹就是一條“馬尾狗”!
在“湖廣填四川”的客家人看來,此處所謂的“馬尾狗”其實就是“孤狼”或曰“大灰狼”,乃是脫離狼群后自主謀生的公狼。這種狼喜歡出沒在亂葬崗附近,盜挖死人的屍體來吃,同時受到死屍身上怨念、煞氣、晦氣、戾氣等縈繞,久而久之會產生精神異常,從科學的角度來說就是被“朊病毒”入侵神經系統後容易產生幻覺,用迷信思想來解釋就是被“鬼魂附體”變成了“狼妖”,於是產生一些“靈智”後便學會了穿死人的衣服和“煉精化氣”,類似於走上了“修真之路”,亦即“邪魔外道”中的“妖鬼之道”。
雖然這時的“狼妖”最多隻能勉強“引氣入體”,但所引之氣也只不過是屍臭、晦氣、怨氣、戾氣和陰魂鬼氣而已,還不能完全實現“狼鬼變身”或“狼妖化形”,除非能堅持盤膝打坐吐納煉氣滿三個甲子併成功渡過“天罰雷劫”不死,才能幻化成狼頭人身的妖怪。所以,那騙人錢財的“鬼司佬”即“神漢”被這“馬尾狗”裝神弄鬼嚇死也就不足為奇,畢竟“馬尾狗”已屬於“修真者”。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