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5:金仙大覺:生老病死、貧富貴賤
章節報錯
上回講到鄒君在進行長期閉關修煉之際,在本宇宙另一時空之“天庭”中也上演了一場無果而終之“鬧劇”,反而成全了鄒君。
修真無歲月,轉眼過千年!在這長達千年的閉關修煉中,鄒君暫停了與十位道侶、紅顏知己的陰陽雙修,只顧自己盤膝打坐吐納煉氣,從表面上看像是睡著了,其實則是將自己強大無比的精神力完全釋放出來,瞬間覆蓋了方圓2188千萬2206億2500萬里,相當於瞬間覆蓋了0.231295102565486立方光年!不過,待掃過這方宇宙空間沒有發現異樣後,鄒君便將所有精神力內斂,並化作億萬縷更加凝鍊之“精神細線”或曰“神念”,覆蓋在了體內486億4045萬1101個“大千世界”之“芸芸眾生”身上,尤其是凡夫俗子。
由於凡人的壽命很短暫,因此一般不超過百年,即便有些特別長壽者也很難活到150歲,因為他們身上沒有“靈根”就無法引氣入體,再加上鄒君的體內世界裡到處都充滿了腐蝕性極強的“仙氣”,此乃遠比普通的“靈氣”精純度更高千百倍之“天地元氣”!
這便導致了那些始終無法誕生“靈根”的族群不僅壽命沒有得到有效延長,反而如同下界處於“氧氣含量過高”的環境中,被快速“氧化”了一般,“新陳代謝”驟然加快,往往就是“人生七十古來稀”。當然了,有些“修真家族”或“妖魔鬼怪”的後代還在胎兒時期就能在體內自動孕育出“真丹”,這也是當前世界“仙氣”含量過高而被“仙氣”浸潤的結果,所以自然而然一出生就是名副其實的“修真者”了。對此,鄒君樂見其成,畢竟無是仙、佛、神、聖還是妖、魔、鬼、怪,即便是精、靈,那也是自己的寶貝。
雖然這些“寶貝”們修為境界很低且一般很難“成仙”,但即便僥倖修成“仙道”也很難躲過“三災五難”,更別提修成“大羅神仙”了。因此,這些“寶貝”存在的價值就是把鄒君當作本宇宙“至高神靈”來頂禮膜拜,給鄒君提供取之不盡和用之不竭的“民心善念”和“香火願力”,讓鄒君在“證道成聖”的“修真路”上能有足夠多的“信仰之力”護身,並透過“命運長河”引起共鳴而獲取當前宇宙“天地意識”之垂憐,獲得“天地大道”降下無量“玄黃功德”化作“玄黃真氣”淬體,以便進一步完善“內迴圈”。
不過,相對於這些有“靈根”且能“修真”的“寶貝”們而言,那些基數更大且無“靈根”的凡夫俗子、飛禽走獸、花草蟲魚、自然奇觀等也只能用來寄託“神念”以感悟生老病死、貧富貴賤、悲歡離合、愛恨情仇了。這才是這方宇宙的“造物主”鄒君體驗凡人生活之真是寫照。於是,在鄒君所散發出去的億萬縷“神念”當中,有不少“神念”恰好附著在了“孕婦”身上。此處的“孕婦”可不僅僅特指懷孕的女人,而是包括了母獸、雌鳥、產卵的魚蝦等,凡是一切正在準備繁育後代的雌性動物,此刻都有可能被附體。
這時,鄒君的一絲“神念”恰巧附著在了一戶貧苦農家婦女的身上,瞬間體驗到了什麼才叫做“生老病死”和“貧富貴賤”。原來這戶人家並非本地土著,而是從外地逃難來巴蜀的,畢竟蒙古韃子的統治實在過於殘暴,不僅將凡間百姓分成四等互相壓迫,而且駐軍享有新娘“初夜權”,故在元末明初遷居於此。好在祖上遺留了萬貫家財,富戶還在附近十里八村購買了良田千畝,常年僱傭上百長工種田放牧,打點油鋪,染布裁縫,經營當鋪,可以說富家鄉里也不為過,就連明朝數任地方官員也主動巴結,甚至互相嫁娶。
然而,好景不長,到了明朝末年,因階級矛盾尖銳就爆發了各地農民起義。而昔日的“天府之國”巴蜀之地也未能倖免。明末清初,四川的人口遭到史無前例的銳減。在鄒君的印象中,根據《明史》等資料記載,將四川人口銳減的全部原因歸結於張獻忠發起的屠殺,使得張獻忠從此背上了“屠夫”的罵名。在鄒君“內宇宙”裡凡間那個戰亂年代,一個地區的人口減少是非常正常的事情,但人為的屠殺又是另外一回事了。不過,張獻忠雖是“屠夫”,是否應該為四川人口銳減負全面責任?這不是鄒君“金仙大覺”目的。
根據《中國人口通史》的資料記載:明朝萬曆年間,四川有戶籍人口310萬,總人口估算為900萬。到了清朝初期,四川統計的人丁為16萬,但估算人口大約是250萬。這就意味著明清之交的四川人口大約減少了650萬。張獻忠無疑是四川人口銳減的罪魁禍首。
張獻忠,陝西延安定邊人,西元1630年參加了農民軍。和李自成不同,張獻忠並沒無可靠大後方,並長期處於流動作戰中,故總會以燒殺搶掠來充當軍隊補給。據部下餘瑞紫回憶,張獻忠軍隊流傳著“早早開城投降,秋毫不動;若是攻開,雞犬不留”的口號。
早在西元1635年,張獻忠攻陷鳳陽後在此焚燒寺廟,挖掘朱氏祖墳,將鳳陽富戶殺得一乾二淨。1641年,張獻忠攻陷鄙陽,將這裡的官兵“人斷一手”;1642年,張獻忠攻陷六安,下令大開殺戒,“將州民盡斷一臂,男左女右”。1643年攻克武昌,武昌百姓“或刖手足,或鑿目鼻,無一全形者。”武昌百姓要逃走,張獻忠下令追殺,導致屍體漂滿江面。“自鸚鵡洲達道士洑,浮胔蟻動,水幾不流。逾月,人脂厚累寸,魚鱉不可食。”這說明水火、刀兵、饑饉、瘟疫等凡人百姓所面臨之苦難,皆業障,無法避免。
張獻忠無法和李自成爭鋒,也無法爭奪江南之地,於是學劉備入川,試圖將巴蜀作為自己的根據地。於是在西元1644年,張獻忠正式入川,但屠殺卻未能停止。西元1644年六月,由於重慶地方官府阻止兵民堅決抵抗張獻忠劫掠,因此,張獻忠在攻陷重慶後下令“男女皆斷右手”,故《明季南略》記載:“砍手者三十餘萬人,流血有聲。”雖說這個數字較為誇張,但是砍手的事實無法否認。
隨後,張獻忠又下令將重慶周邊的百姓“刳耳鼻,斷一手,驅徇各州縣”,以此達到威懾四川全境的目的。張獻忠攻陷了成都之後,下令屠殺三日。隨後,張獻忠自立為皇帝,建立了“大西”政權。為了四川安定,張獻忠推行科舉制,減免三年租稅。但問題來了,要是真的沒有了稅收,他領導的農民軍吃什麼?喝什麼?考什麼與李自成、南明和清軍對抗?因此,殺戮仍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大屠殺過後,張獻忠就改為了小屠殺。四川早期的屠殺活動主要記載於明末清初的文人筆記之中,而後期的屠殺才被記載於《明史》。另外,當時從歐洲來華傳教的西洋人“傳教士”利類思和安文思也在四川一帶活動,並親眼目睹了張獻忠的屠殺活動。待回國後,兩位傳教士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記載於《聖教入川記》中,而這本回憶錄直到西元1917年才被翻譯為中文。在《聖教入川記》中,兩個“西洋傳教士”以親歷者的身份記載了多起屠殺事件,從而填補了明末清初歷史研究的空白,算得上是非常重要的史料,可敬!
張獻忠建立大西后,小屠殺沒有停止,但四川大規模的戰亂和屠殺活動沒有了,因此,四川也暫時安定了一段時間,甚至出現了“兵不甚擾民,民亦入營貿易”的局面。至於張獻忠為何要進行小規模的屠殺活動?因為他曾經對外來的“西洋人”傳教士說:“四川人民未知天命,為天所棄……今遣我為天子,剿滅此民,以懲其違天之罪。”也就是說,張獻忠對四川人的反抗行為進行了報復。
由於張獻忠長期以來在四川地區推行了屠殺政策,因此引起了四川百姓更大規模的反抗。當時,張獻忠自己認命並派遣手下到四川各地上任為官,“有到任兩三日即被殺者,甚至一縣三四個月內連殺十餘個縣官者。雖重兵威之,亦不能止也”。於是,在1645年3月,當南明小朝廷發兵收復了重慶、川南後,四川各州又紛紛起事響應,導致張獻忠的“大西政權”陷入了危機,不得不採取自保。
在這樣的情況下,最好的“自保手段”就是殺人!張獻忠不僅沒有反思,還認為是四川人背叛了自己,他說“蜀人負朕,恨入骨髓”。此後,張獻忠完全開啟了殺戮模式。他以科考為名,將5000多士人騙到成都大慈寺集中屠殺,此事還記載於大西官員歐陽直的著作中。11月23日,張獻忠下令將成都20萬居民全部殺害。訊息傳出後,大西將領孫可望失望地說到“士民既殺,地方取之何用?”
西元1646年,清軍佔領了漢中,開始進軍四川。張獻忠決定再次實行流動作戰,在離開成都前,他將自己所有的妃子屠殺,將皇宮焚燬。到了西元1646年九月,張獻忠的大部隊在岷江被南明截擊,張獻忠搶掠來的金銀財寶基本全部沉沒到了岷江江口,這也就是“江口沉銀”的傳說。根據《四川通志》記載:“獻忠懼,盡屠境內民,沉金銀於江中,大焚宮室,火連日不滅。”足見事態危急!
在撤退出四川之前,張獻忠擔心部隊中的四川軍會反叛,就下令“盡殺川兵,不留一卒。”有人反對,張獻忠就大怒說“老子何用許多人?直須勁旅三千,自可橫行天下!”結果,到西元1647年初,張獻忠在四川西充鳳凰山被清軍擊殺,導致“大西政權”徹底覆滅。於是,這個在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屠夫”也終於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但他的出現,也讓無數凡間百姓的命運被強行更改,包括鄒君“神念”所附體的富家小姐,也因為家族遭到屠戮而四散逃命,躲藏,好在有“天命護身”有驚無險,只能躲到山疙瘩裡求生。
此女原本乃富家小姐,貌美如花,錦衣玉食,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幸福生活,但經過“張獻忠屠四川”的一系列打擊後,在到處兵荒馬亂中,父母兄弟死於非命,萬貫家財煙消雲散,長工、夥計四散逃命,丫頭、奴狗瞬間跑路,唯有身懷六甲的自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萬念俱灰之下,此女想上吊自殺結果繩索自斷,想投河自盡卻發現河床變岸,想跳崖自盡卻發現狂風上吹,想點火自焚卻總是頭頂降雨,想服毒自盡卻發現毒藥變“補藥”,最不可思議的是賊寇、義軍竟視她為空氣,簡直要氣瘋!
無奈之下,她只好破罐子破摔,踉踉蹌蹌向深山老林走去,希望毒蛇、猛獸能幫助自己瞭解性命,結束這痛苦的一生。然而,很遺憾的是,她卻被一個常年隱居山林的“單身漢”所救,而那個救她性命的“單身漢”也是被鄒君的一縷“神念”附體,故才如此巧合,而並非陰差陽錯。鄒君此舉的目的,就是想體驗“窮不過三代”和“富不過三代”的感覺,以及接下來對生老病死的人生感悟。
…………………………
哈哈,多謝各位書友關注,收藏,推薦,訂閱和評論本書!身為作者,我很高興也很榮幸能為各位讀者提供一部符合大眾口味的“都市異能”兼“修真玄幻”小說。常言道“人生苦短,筆尖修長。”是故,修真路漫漫,何處覓長生?煩惱無去處,且看書中人!
本故事純屬虛構,若有雷同實屬巧合!道友們:打工辛苦,時間緊迫,創作不易,點贊收藏,順便轉發,欲知情節?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