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3月23號晚上,天空中炙熱的陽光餘溫還在,預示著洛杉磯又一個火熱的季節即將到來,一輛黑色的加長版勞斯來斯緩緩駛來,停到了洛杉磯聖殿劇院門前長長的紅毯旁,現場幾百名影迷的歡呼尖叫聲,瞬間點燃了即將進入夜幕的街頭。

“這裡是abc電視臺,第七十屆好來塢頒獎典禮已經拉開大幕,讓我們看看,下一位走上紅毯的,是那位大明星。哇哦,這輛車整個好來塢,可能整個北美都只有這一輛。”

如同往年一樣,本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仍舊由abc頻道全程向全世界直播,長長的紅毯盡頭,站在劇院採訪區的abc頻道主持人裡維斯戴利,從汽車停下的一瞬間,就開始對著直播鏡頭滔滔不絕的介紹起來。

“可以看到,韋恩格林伯格依然選了一身黑色修身禮服,這已經形成他本人的穿著習慣,一般正式場合,他都是這樣一身永遠不會出錯的選擇。oh&ny d!娜奧米沃茨女士作為他正式場合的固定女伴,今天的打扮就要出彩的多,香奈兒最新季定製款小黑裙,襯托出......”

侃侃而談的主持人,望著剛剛下車,就引起了媒體和影迷狂歡的一堆男女,按照觀眾喜聞樂見的模式,開始從上到下的介紹他們今天的穿著。

每一位登上紅毯的嘉賓,出現在abc全球直播的鏡頭中時,基本上第一件事就是從頭到腳的被點評一番,這好像已經成為了一項固定節目。

可以說時尚從沒有脫離過娛樂圈,每年還會有大量電視節目做活動,評選出這條紅毯上穿搭最亮眼的明星。恰恰每年能夠在這條紅上面打扮出彩的女星,往往能夠引領普通人一整年的穿搭風格。

這邊韋恩二人剛剛走上紅毯,主持人的耳返中就收到了一個提示,他沒有停下口中的動作,掃了一眼即將離開媒體採訪區的一對男女,微不可查的對幕後編導點了點頭。

“hey,科波拉女士,你今晚可真美。”

作為abc頻道的金牌主持人,裡維斯戴利十分清楚那兩位走紅毯的速度,沒有絲毫猶豫,他立即結束了簡短的介紹,帶領直播鏡頭,來到了剛剛接受完採訪的索菲亞科波拉與尼古拉斯凱奇面前。

“在你們進去劇院前,有個小問題,可以嗎?”

“yep。”

看到多臺攝像機對著自己閃爍紅燈,索菲亞科波拉與尼古拉斯凱奇快速對視一眼,露出得體的微笑,看著主持人點了點頭。

“索菲亞,我們都知道,你在前一年加入了韋恩的劇組,成為了《閃電俠》的導演助理和副導演。能不能談談,你為什麼會想要加入他的團隊,呃,眾所周知,你擁有的選擇餘地非常多。“

站在鏡頭前的索菲亞科波拉微微撇頭,看到已經走過一大半紅毯的韋恩和娜奧米沃茨,立即就明白了攔住自己提問的意義,無非就是為了收視率。

沒有任何思考,她對著主持人遞來的話筒,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擺出一副正式的表情,說道:“我已經快三十歲了,so,選擇加入韋恩的劇組,理由十分簡單。

在即將進入職場黃金期時,我的想法是要和優秀的人一起做事,學習他優秀的工作方式,保持不斷成功的工作理念。這比矇頭亂撞要有用的多,也比多賺多少錢的薪水有用的多!”

“謝謝。”

簡短的提問剛結束,主持人立即帶領鏡頭,再次對準了已經走過紅毯的二人,看到他們簽過名後,立即趕在記者圍上來前湊了上去。

“格林伯格先生,沃茨女士。”

眼見主持人一臉笑容的來到面前,韋恩和娜奧米我沃茨站在原地,與對方友好的點了點頭。

“格林伯格先生,能不能做個預測,你覺得今年的奧斯卡最佳導演是誰?《洛城機密》的柯蒂斯漢森?《心靈捕手》的格斯範桑特?還是《泰坦尼克號》的詹姆斯卡梅隆?”

每年奧斯卡提名公佈後,最讓普通人興奮和著迷的話題,莫過於誰會是最後的贏家。對於今年更是如此,《蝙蝠俠:黑暗騎士》早早退出了重量級大獎的爭奪,反而讓這個懸念被拉昇到了最大。

各種預測機構、媒體,乃至拉斯維加斯的菠菜公司,都帶著各自的理由,給出了相對不同的預測結果。

今晚小信封拆開前,這種結果出來前一刻的預測,更是觀眾最喜聞樂見的節目。基本上每個走完紅毯的圈內大咖,都會被abc的主持人,提問這個問題。

“我個人看好詹姆斯。”

沒有任何猶豫,韋恩面對直播鏡頭,直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詹姆斯在《泰坦尼克號》上的工作成績,完全可以稱得上偉大,學院應該對他的工作給予認可。當然,這隻代表我個人的看法。”

如果只看過往奧斯卡的風格,那麼無疑《洛城機密》或者是《心靈捕手》,更加符合學院那幫老頭子的口味。

造成懸念被拉昇到最大的主要原因也是這個,誰也不能夠否認《泰坦尼克號》的成功,可想要獲得奧斯卡小金人,商業屬性永遠都是最大的缺陷。這也就讓《心靈捕手》,《洛城機密》,《光豬六壯士》,《盡善盡美》等影片的導演,願意在頒獎季投入大量精力、金錢參與公關的理由。

誰也摸不準學院成員的想法,那就代表著人人都有機會,而且今年的情況十分特殊。《泰坦尼克號》收穫了史無前例的十四項獎項提名後,只會出現一種結果。

要麼是《泰坦尼克號》的商業成績讓學院徹底低頭,拿下最佳導演、最佳影片兩項大獎,通殺一切。要麼就是學院過往最常見的做法,那就是分豬肉,給符合學院口味的影片,平均分配幾項重量級大獎。

憑藉這些年混跡好來塢的總結,哪怕不提前知道最後的結果,韋恩也會給出同樣的回答,一方面是因為評委絕對不能忽略《泰坦尼克號》創紀錄的票房成績,另一方面是因為,這部影片就算再是一部商業片,那也是基於現實事件改編而成的。

沒給主持人再度提問的機會,媒體記者等到他回答結束,立即一擁而上,幾十只話筒、錄音筆,全被放到了韋恩二人的面前。

“晚上好格林伯格先生,來自《紐約時報》的傑克蘭斯比爾斯。”

一位脖子上掛著《紐約時報》記者工作證的中年男人,迫不及待的開始了自己的提問。“近兩天有訊息稱,在《閃電俠》這部電影上,你一改之前濃烈的個人風格,影片更加偏向娛樂化、商業化、爆米花化,能不能透漏一些《閃電俠》的相關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