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韋恩對華納兄弟越來越重要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格來美之後,韋恩在紐約只待了一天,去藍天工作室默默觀察一圈後,立即坐上了飛回洛杉磯的飛機。
對於這家動畫工作室,他的態度一直就是放任自流,絕對不插手管理和發展計劃,哪怕動畫工作室只能接一些廣告,或者是好來塢電影專案的邊角料活計,他也從沒有想要利用華納兄弟的渠道,給予工作室更多方便。
眾所周知,真人電影還能有大量取巧的地方,即使是再小成本,也總能想出無數種辦法制作出來。可動畫長片一點捷徑都沒有,完全就是一點點的在積累技術、經驗,直到水到渠成。
當然,好來塢的電影公司也不是傻子,動畫工作室,亦或者說動畫部門完全就是燒錢的大窟窿,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投錢,唯一的理由就是肉眼可見的利益存在。
一部成功的動畫電影長片,能夠帶來的收益,是真人電影根本就沒法比的。不僅僅是在票房上面,動畫電影長片的主要收入點,一直都是線上下。
華特迪士尼依靠造夢似的童話,營收在好來塢堅挺了幾十年時間,結果也非常明顯,現在這是唯一一家沒有被傳媒集團收購,依靠自身發展成為一家傳媒集團的大型電影公司。
即使是這些年內部動亂越演越烈,迪士尼內部已經成為了好幾派,依靠著之前成功動畫電影攢下的底蘊,仍然在營收上面遠超索尼哥倫比亞。
所以說,動畫電影長片一直都是一座金山,只是隨著時代的變遷,電腦動畫的大力發展,現在的好來塢又出現了一個新王,那就是皮克斯動畫工作室。
恰恰幸運的迪士尼,在被時代淘汰的邊緣,碰巧把這間就像是bug一樣的動畫工作室,再次攬入了懷中。早年喬幫主身處困頓之中,為了解決皮克斯工作室的發行問題,與迪士尼簽下了極為不平等的條約,直接把這家潛力無限的工作室繫結到了迪士尼的身上。
而《玩具總動員》的成功,已經充分為好來塢所有電影公司,證明了電腦動畫長片的盈利能力,迪士尼旗下瘋狂售賣玩具的收入,那點票房利潤完全沒法比。
在動畫電影長片這方面,韋恩的野心其實並不大,尤其是手中的藍天工作室,在他的心裡,一直都像是在經營一項等待發芽的優質資產。以這樣的態度來看,不管不問不亂伸手,就是對這間工作室最大的幫助。
就算是藍天工作室親手拿下了《泰坦尼克號》的部分外包動畫,裡面也沒有一丁點他的因素。
這種事也急不得,韋恩要做的就是保證好工作室的生存資金,後面自然會有那些更加專業的動畫工作者去發展。格來美頒獎典禮結束之後,時間已經來到了2月底,新一年的奧斯卡頒獎典禮即將到來,他則按部就班的在頒獎季,不斷彰顯著自己的影響力。
3月初,換回沉穩深色修身西裝,韋恩時隔幾年時間後,再次接受了《名利場》的採訪,成為了名利場新一期的封面人物。
奧斯卡頒獎典禮前夕的《名利場》封面人物,一般來說,都是那些有意競爭學院大獎的參與者,面臨奧斯卡最後衝刺的手段,他的情況則相對特殊,誰都知道,今年《蝙蝠俠:黑暗騎士》可並沒有獲得重量級奧斯卡提名。
“其實大多數出色且成功的男人,都是表面一套背後一套!韋恩格林伯格,他被全世界的影迷稱呼為好來塢黑暗之王,也是整個北美公認的現代騎士精神擁有者,從作品名揚全球他只用了三年時間,但他收穫代表至高榮譽的國會金制勳章,讓無數人領略到他背後的善良,卻整整用了七年。”
這是《名利場》隨同新一期封面人物配圖,一起出現在封面上的話,這段話由《名利場》知名主編卡特,親自採訪韋恩過後撰寫出來的評價。
翻開這期《名利場》,主編卡特親手寫下的一篇文章,配圖卻是轉載於《時代週刊》的經典封面,韋恩一身黑色西裝,雙臂抱在胸前看向前方,在他身邊,環繞著大大小小上百家媒體的圖示。
無論是誰看到這張照片,都會立即想起兩年前轟動全美的往事,之所以使用這張照片,華納兄弟與韋恩本人的意思相當明顯,就是為了在今年這個特殊的節點,不斷讓公眾和一些人,喚起這位好來塢年輕大導演的一些記憶。
1996年的年度時代人物實在是太特別了,《時代週刊》把這個一年一個的榮耀,送給了韋恩和他身邊環繞大大小小的上百家媒體,上面有全北美知名的權威媒體,也有一些平時為人不齒的八卦小報,只要看到這張照片,很難不讓人想起還沒過兩年的往事。
“與文學、舞蹈、音樂、繪畫、凋塑、戲劇和建築不同,作為世人公認的世界第8大藝術門類,電影始終與前者有相當大的差別。無論是否想要依靠大熒幕表現自己的想法,首先要讓觀眾有所收穫。”
文章的開頭,《名利場》主編卡特,就引用了韋恩接受採訪時的原話。“有人走進影院只是為了單純的娛樂,有人卻想要從電影中得到一些啟示,如何讓更多人都從電影中得到想要的,這個問題伴隨著我的整個職業生涯。”
作為好來塢公認的在藝術與商業平衡最好導演,大多數人都覺得,韋恩在這方面已經做到了極致。後面的文章,是主編卡特對於韋恩本人的敘述。
“出生於好來塢電影藝術世家的韋恩格林伯格,自小就擺弄著手搖攝像機長大,童年,青年時期瘋狂學習一切電影理論知識的痛苦過程,為這位註定會開啟好來塢又一個黃金年代的導演,打下了無比堅實的積累。
時至今日,細數他稍顯稚嫩的畢業影片《忌日快樂》,偉大的《逃出絕命鎮》,撞碎全球無數市場壁壘的《小丑》,至今仍被影迷奉為恐怖片天花板的《小丑驚魂》,重新喚起一代人對DC漫畫回憶的《蝙蝠俠:開戰時刻》,以及第一次完美詮釋自身風格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無間行者》。
一部部歷歷在目的經典作品出現,也見證了這位電影大師,一步一個腳印的大踏步進步過程。上帝雖然偏愛這個努力的孩子,給了他無與倫比的導演才華,但也正是這一部部作品的積累,最後才出現了風靡整個世界的《蝙蝠俠:黑暗騎士》。
偉大藝術與商業的完美結合,這是各個國家地區無數影評人,對《蝙蝠俠:黑暗騎士》的共同評價。韋恩格林伯格的才華彷佛再也沒辦法掩蓋,透過一部部偉大的影片在不斷外溢,如今,這位黑色電影大師還在繼續前行,繼續以自己的方式,嘗試給觀眾們帶來更多與眾不同的作品。”
《名利場》這次的文章很特殊,呈現方式並沒有出現一問一答,主編卡特結合採訪收穫,以及查閱的相關資料,以一篇完整的文章,詳細評價稱讚了他過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