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大船來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早在1918年,整個世界上的電影工業都處於起步階段,所有技法還都在發展當中......”
她慢慢的講述聲,不光引起了詹姆斯弗蘭科的注意,還引起了劇組中很多工作人員的興趣,一群人就這樣圍著朱莉亞,一邊忙活手頭上的工作,一邊聽著她講述所謂的“庫裡肖夫效應”。
“就是那個已經解體的北極熊國度,一位叫做庫裡肖夫的電影導演,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他先拍下一個男演員沒有表情的面部特寫,然後將這個鏡頭,分別和三個毫不相干的鏡頭放到一起,接下來給三組不同的人看,並詢問記錄觀看者的感受。”
環顧身邊一圈好奇寶寶一樣的人群,朱莉亞對韋恩攤開了雙手,這實際上只是剪輯師的必備知識,但這些演員和負責前期拍攝的工作人員,卻真不一定聽說過。
嘴上沒停下來,她還在繼續講述著。“第一組觀眾,先是看到了男人臉部毫無表情的特寫,然後緊接著看到了一碗湯。觀眾看完後一起盛讚男人的演技,說他的眼中充滿了對食物的飢渴。
第二組觀眾,同樣先看到了男人臉部毫無表情的特寫,然後看到一個婦女趴在棺材上。觀眾看完後,依然盛讚男人的演技,說他的眼中充滿了同情和悲憫。
第三組觀眾,還是先看到了男人臉部沒有表情的特寫,然後看到了一個抱著玩具熊的小女孩。這次觀眾還是盛讚男人的演技,說他的眼中充滿了肉眼可見的父愛!”
說到這,詹姆斯弗蘭科的臉上,出現了十分明顯的尷尬神情。從這些話中不難想到,自己之所以在拍攝中感覺表現良好,頻頻為表演一兩遍就被導演喊過而驕傲,大機率也是因為同樣的情況!
“還要繼續說下去嗎?”朱莉亞敏銳的看到了男主角的尷尬,笑著問了一句。
“沒關係。”詹姆斯弗蘭科發現,周圍所有工作人員臉上的笑容,全都是善意的,索性攤開手點了點頭。“我是說當然要。”
“於是,庫裡肖夫發現,一個鏡頭,和另一個完全不相干的鏡頭剪輯到一起,就會產生第三種含義。再後來,這種普遍存在的心理效應,就被稱呼為(庫裡肖夫效應)。”
幾乎所有人,都出現了恍然大悟的表情。韋恩笑著搖了搖頭,一邊用手護著火點燃香菸,一邊呵呵笑著接過話茬。“這樣說或許你們都陌生,如果換個說法,你們肯定會覺得非常熟悉。隨著電影工業的發展,被稱呼為庫裡肖夫效應的剪輯手法,現在被稱呼為:蒙太奇。”
他嘴裡叼著香菸,伸手拍了拍詹姆斯弗蘭科的肩膀,解釋道:“所以,別覺得你自己只是擺個動作,面無表情的鏡頭沒有用。更多的畫面和效果,其實一直都在我和朱莉亞的腦子裡,這些鏡頭經過後期剪輯加工,在大熒幕上出現後,給觀眾帶來的完全就是另一種含義。”
對於現在的詹姆斯弗蘭科來說,演員還算是一個實現理想的過程,所以面對一些拍攝過程中不理解的東西,仍然保持著好奇心。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大多數演員化身明星後,這個行業就與理想完全不佔邊了,更多的是一份謀生、或者是獲得名利的工作。
這就是其中的差別,那些老油條們,才不會問導演自己表演的意義,他們關心的是,自己的鏡頭會不會被保留更多,出現在大熒幕上的時間長短,以及這份工作結束後,能給自己帶來多少錢、多大名氣。
這也是韋恩願意解釋給他聽的原因,其實大多演員一般接觸不到後期工作,劇組拍攝殺青後,他們就會去追尋下一份工作,在其他劇組中,按照導演的要求進行表演。
整個十一月份中下旬,《閃電俠》部分劇組成員都待在加拿大,不斷進行著取景工作,他們現在所拍攝的東西,大部分會在後期剪輯、合成中,與之前拍攝的鏡頭結合。
“我十分感謝上帝,讓我有幸能夠加入《閃電俠》的劇組。”
眼見十二月份即將到來,劇組迅速結束了在加拿大的工作,返回洛杉磯後,作為劇組的男主角,詹姆斯弗蘭科這個很多媒體關注的焦點,在機場面對記者的採訪時說道:
“我從格林伯格先生的身上,學到了太多的東西。只要我出現對電影製作疑惑的地方,他都會耐心的向我解釋。為什麼在不同的場景中要使用移動攝影,為什麼要在拍攝中使用靜態相機,為什麼要進行大幅度的仰角特定跟拍,等等等等。
他就像是一位學識淵博的電影老師,每一次和他的探討,都能讓我更加理解導演工作的艱難和不易。但是,你們知道的,這就是能夠與一位偉大導演合作的樂趣,我在他的想法當中,構建起一個十分有趣的角色,這簡直就像是一場夢幻之旅。”
眼見《閃電俠》的拍攝工作也要進入尾聲,華納兄弟也不可避免的開始進行前期宣傳,詹姆斯弗蘭科接受採訪只是安排之一。
自從回到洛杉磯後,劇組每隔一兩天,就會在華納兄弟旗下的媒體上,已經逐漸興起的網際網路上面,放出一張電影海報或者是相關資訊,讓《閃電俠》頻繁的出現在普通人的生活中。
到了十二月份的中旬,儘管《閃電俠》的拍攝工作馬上結束,韋恩已經忙的沒時間關心任何其它問題,他還是不得不暫時放下了手中的工作,換上一身正式的禮服,去參加一場電影首映式,因為大船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