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1-大船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一月份中旬過後,《x戰警》結束所有的拍攝工作,整個劇組在凱文費奇的帶領下,返回了洛杉磯,隨即在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催促下,立即開始了電影的後期工作。
與此同時,韋恩去帶領著《閃電俠》的部分劇組成員,坐上包機飛往加拿大,主要鏡頭已經快要拍攝完畢,劇組要趕在拍攝工作結束前,按照預先勘探好的計劃,進行實地取景工作。
“剛剛傳來的訊息,《霹靂嬌娃》劇組已經在機場原地解散。”
加拿大多倫多郊外,尼娜掃了一眼剛剛結束的取景現場,湊到韋恩的身邊低聲彙報:“約翰格雷請示,導演約瑟夫麥克金提尼徹想要加入後期工作。”
“讓他加入,但只有剪輯建議權!”
韋恩聽到這個訊息,稍稍思考了一下,說道:“通知約翰,剪輯意見還是以他這個製片人為主,但讓約瑟夫也加入進來,可以適當考慮他的意見。”
“好的。”
尼娜點了點頭,掏出行動電話,捂著話筒走向了一邊。
韋恩是個導演,可就是因為他是個導演,才更明白影片的後期工作,尤其是影片剪輯工作,不能夠交給電影導演主持,這在好來塢也是慣例,新手導演、乃至一些成名的大導演,同樣也沒有剪輯決定權。
站在不同的位置,看事情的方向就會發生變化,這一點無可厚非。好來塢之所以會讓製片人主持後期工作,就是因為製片人會站在資方的角度,完全以市場為主剪輯影片。
對於導演來說,肯定是希望能夠親手剪輯自己拍攝的東西,可圈內幾十年的經驗都在顯示,往往導演做主的剪輯,成片都會出現與市場相駁的東西。
就比如說電影時長,每個導演當然會儘量保留自己拍攝的素材,可站在市場的角度來說,商業片必須要壓縮時長,越短越好。只有這樣,才能讓電影進入影院後,單日內放映的場次更多。
很簡單,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電影,與一部一百分鐘的電影,後者能夠比前者在一天時間裡多開兩到三場,兩者相比,同樣的影片質量下,票房差距非常大。
沒錯,好來塢很多電影公司,都頻頻被爆出影片拍攝完成後,把導演踢出專案所產生的失敗。一些在圈內擁有相當地位的大導演,都免不了會有這樣的經歷,這方面雷德利斯科特肯定最有發言權。
可是相對來說,這樣的事情放到整個好來塢,所佔比例就會變得非常小,小到忽略不計,更多的時候,還是由更瞭解市場的製片人,來主持剪輯工作會靠譜的多。
“格林伯格先生,你確定,呃......”
趁著羅伯特等人在收拾攝像器材,劇組男主角詹姆斯弗蘭科湊了過來,他有些支支吾吾的問道:“你確定,我只要面無表情的擺個姿勢就夠了?難道不需要其他表演嗎?我知道這段戲......”
“足夠了。”
揮了揮手,韋恩笑著打斷了對方的話。“你要知道,詹姆斯,我們拍攝的所有鏡頭,都是要經過後期剪輯的。”
儘管這部電影,不論是在綠幕下的大量表演,還是在取景時的一些動作,都讓詹姆斯弗蘭科感到莫名其妙,可他還是選擇閉上了嘴。
小書亭
“朱莉亞。”
韋恩臉上的笑意不減,看到自己男主角臉上的鬱悶,轉頭向身邊不遠處的學姐喊了一句。“親愛的學姐,麻煩你,給我們的弗蘭科先生,講講什麼叫做庫裡肖夫效應。”
酷似黑人大媽的剪輯師朱莉亞,平時在劇組當中,都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形象示人,但是她從沒有缺席過拍攝過程,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之後的後期剪輯當中,更好的領會導演的意圖。
“ok,沒問題。”
聽到韋恩帶著調侃的吩咐後,她笑呵呵的裂開嘴,露出一口白生生的牙齒看向詹姆斯弗蘭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