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大師之路(第2/2頁)
章節報錯
除了《洛杉磯時報》這樣的社會性權威媒體,專門以報道好萊塢電影新聞的電影雜誌《首映》,同樣對昨晚發生的一切進行了評論。“韋恩格林伯格的這個最佳導演小金人,絕對是九十年代以來,最難讓人挑出問題的小金人獲得者,這次學院的認可,絕對算得上是實至名歸!縱觀今年所有的提名影片與提名者,不管是資歷、還是名氣,亦或者是電影藝術風格,他全部都牢牢佔據著不可動搖的優勢身位!
奧斯卡舉辦之前,讓人們唯一擔心其失敗的理由,就只剩下了票房。眾所周知,韋恩格林伯格的電影中,從來都不缺少藝術成分,也從不缺少警示世人的提示,但是偏偏他的電影與其他文藝片不同,收穫了大批普通影迷的追捧,導致每一步電影上映後,都取得了讓人難以置信的票房成績!
這就會造成一種錯覺,如果沒有觀看過韋恩格林伯格的影片,僅僅只瞭解過相關資料的話,第一印象,會覺得他是個純粹的爆米花商業片導演。顯然,學院評委中清醒的人還是佔了大多數,上帝似乎都不願意看到這位出色的年輕電影大師繼續等待,終於把屬於他的認可,一股腦的全部交給了他!”
只要往前翻翻奧斯卡結束後的歷史,就會發現,不管是學院怎麼努力平衡、分豬肉,最終還是會面陷入媒體為某部影片叫屈的輿論風暴。
但是今年情況卻相當特殊,學院罕見的放棄了自己定下的平衡發展策略,把與《無間行者》有關的獎項,全部都一股腦的塞到了韋恩懷裡。但相比往年頒獎典禮結束後的叫屈輿論,今年反到基本消失了。
其實這樣的情況出現並不難理解,媒體確實會為了吸引眼球不斷拉低自己的底線,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傻,今年幾乎沒有任何一部影片能與《無間行者》相提並論,這個時候閉著眼睛說瞎話博熱度,反到遠不如隨大流一起報道有關韋恩的新聞,畢竟,昨晚的那場盛況,絕不缺少可以寫的話題。
韋恩的最佳導演,可以說是四個最具分量的大獎裡面,面臨爭議最小的一個,完全算的上是眾望所歸,事後媒體透過調查發現,除了那些為了反對而反對的學院成員,剩下的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把最佳導演選票投給了他。
時代華納和新聞集團旗下的媒體優勢,同樣在此刻盡顯,或許拍攝賺錢的電影,這些集團高管一個個都不靈光,但是要論到用媒體引導輿論這個本職工作上面,這兩個集團都是這方面的佼佼者。
第二天早上的新聞中,甚至有一部分媒體聲稱,韋恩格林伯格這個最佳導演小金人,絕對可以排到九十年代誕生的最佳導演中,最具分量榜單的第一名,即使是親手為他頒獎的斯蒂文斯皮爾伯格,在這方面也要屈居第二。
當然了,一部分主流聲音之中,還是夾雜著一些不同意見,就比如說《好萊塢每日娛樂》的報道。
“《無間行者》確實算得上是眾望所歸,韋恩格林伯格也的確是好萊塢九十年代導演的旗幟代表,但是,《冰血暴》同樣是一部奧斯卡級別的好片子,其導演科恩兩兄弟,絕對算得上是本屆奧斯卡的最大遺珠!......”
這樣的聲音出現算是正常的,雖然算不上的主流,但是其存在,就有著某種必然性。裡面的原因很多人都清楚,科恩兄弟,其實是在以某種不同的方式提醒學院,他們的資歷和影片同樣出色, 只是運氣不夠好罷了。
這樣的動作很難說有沒有用,但是每年奧斯卡結束後,都會有人用出來提醒學院成員,在下一次衝擊奧斯卡的時候,類似的新聞必然也會被舊話重提,這其實同樣算是衝獎的鋪墊之一。
不過很顯然,這樣的聲音非常少,尤其是今年極其稀少,畢竟時間還沒過去幾年,《小丑》當年砸碎無數海外市場壁壘的功績,隨著時間推移,不斷的讓好萊塢無數電影公司和電影人,收穫著遠超預計的電影收益。
事實上很多圈內人心裡都清楚,韋恩之所以能在這個年紀就拿到夢寐以求的小金人,還被學院安排瞭如此隆重的待遇,以上那個原因,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因素。
面對媒體第二天一早,就已經開始的鋪天蓋地般報道,韋恩一臉輕鬆的摟著疲勞過度的澳洲女星還在睡著,整座莊園中非常安靜,每個人都故意放輕了手上的動作,以免打擾到樓上正在休息的主人。
可在莊園外面著名的穆赫蘭道上面,一輛正在駛向這裡的汽車中,經紀人吉米卻是一臉愁容,昨晚他只睡了不到三個小時,隨後就被不斷打來的工作電話吵醒了。
接近目的地,他心有餘悸的看了一眼車子後座上面,已經接近堆滿的各種邀請函、採訪邀約,以及各類北美名人邀約,這些其實是他已經篩選過一遍了,至於最終哪些媒體或者是名人好運,能夠得到韋恩的點頭,那就不是他能夠做決定的了。
喜歡好萊塢繪製請大家收藏:(好萊塢繪製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