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北美最為狂熱的暑期檔,影片既然已經上映了,不管是為了什麼目的而拍攝,那第一任務,肯定是要獲取儘量高的票房。

而在電影上映的前期,最能代表市場潛力的,就是影片的觀眾口碑,他們才是第一手消費者,才是最有發言權的存在。

現在影片出現了口碑兩極分化嚴重的苗頭,就說明了,還是會有很大一部分的普通影迷,沒法接受這樣的故事表現形式。

要知道,昨天晚上能第一時間走進影院的影迷,要麼就是主創團隊的支持者,要麼就是這個型別電影的影迷,他們都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今天大規模公映後,影迷口碑肯定還會持續朝這個趨勢擴大。

面對這樣的情況,韋恩是實際上也沒有太好的辦法,自從選擇製作這部片子開始,這樣的風險就已經存在了。

“不過,這裡還有一個好訊息。”

看他陷入沉默思考當中,娜奧米沃茨繼續說道“《無間行者》的專業口碑非常好,在華納兄弟今天早上的統計中,發現北美大部分知名影評人,都給這部片子打出了非常高的評價,爆棚的專業口碑,有助於我們對於專業獎項的爭奪,不是嗎?”

“話是這樣說沒錯,可我們現在首要考慮的,是票房不要太難看。”韋恩長舒了一口氣,毫不顧忌的說道“那些影評人的好評,對暑期檔的影響不能說沒有,但絕對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高。”

專業評分到底是怎麼樣,韋恩其實心裡已經有數,可那只是對半年之後的頒獎季作用比較大,對現在的票房意義卻並不大。

有些圈內人或許還在迷信專業評分,但絕對不包括他,現在還不算明顯,不用太久,只要在過上那麼十年時間,所有人就會發現脫離了觀眾的評分,到底有多大侷限性。

事實上現在就已經有了很多例子,往往專業評分稀爛的商業科幻片,在市場上表現的非常出色,而影評人群體盛讚的好電影,卻頻頻在市場上遇冷。

就像是在兩千年後,沒有那家制片公司,再去用專業評分去衡量市場潛力一樣,這種脫離大眾的評分方式,註定不可能代表頒獎季以外的任何東西。

這就像是一個選擇題一樣,選擇了所謂的專業評分,那註定就會脫離普通影迷的需求,市場遇冷是必然現象。

當然了,專業口碑和影迷口碑雙豐收,獎項和票房全都要的影片每年都會出現,但這其中本身就有著運氣成分,想做到類似的效果,絕不是一般人憑藉努力就能達成的。

實際上,在韋恩的心中,已經做好了這部《無間行者》,在院線市場上表現的不那麼完美的準備了。就衝著影片的型別,北美票房和世界票房,肯定與他之前的作品沒法比。

可他還是有些不甘心,事實上沒有哪位導演,願意看到自己辛苦拍攝的作品,放到院線市場上不被更多觀眾歡迎。

尼娜看了一眼手腕上的腕錶,低聲提醒道“boss,時間差不多了,我們現在該出發了。”

“ok。”韋恩臨走前,來到嬰兒車旁邊,彎下腰輕輕親吻了一下睡著的小傢伙,抬起頭看向娜奧米沃茨。“我在外面跑宣傳的這幾周,你多看看《黑暗騎士》的劇本,個人建議,讓海拉幫你找個老師,這對你接下來的工作有好處。”

“如果有必要的話,我會的。”澳洲女星踮起腳尖,在他臉上輕輕吻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什麼,說道“你不想知道競爭對手《贖金風暴》,的提前場票房嗎?”

“沒意義。”

韋恩擺了擺手,轉身向客廳外面走去。“娜米,兩部影片的提前場次並不對等,我是對《無間行者》的票房沒那麼高的期待,但這也絕不是《贖金風暴》可以比的。”

或許對於自己這部風格化嚴重的影片,能否大賣他沒法判斷,但他極度自信,憑藉《贖金風暴》那兩千出頭的提前場次,和兩千二百家開畫院線,在首週末票房上想和自己掰手腕,基本不太可能。

這個時代確實是好萊塢明星,號召力最強的時代,梅爾吉布森也確實擁有不低的人氣,可那要看跟誰對比。既然從提前場場次、開畫規模、放映熒幕數量、劇組主創陣容等等方面對比,自己這邊都毫無懸念的佔優,那在票房上怎麼可能被對方以下克上?

剩下的無非就是影片的質量,這主要看的就是導演的功力,朗霍華德算得上是個好導演,卻沒有誰傻到把他,放到和韋恩一樣的位置上。

“boss,你就一點都不擔心,對方的票房會超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