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米,不要以自己的喜惡來判斷電影!”

咔噠一聲,韋恩靠在沙發上點燃了一支香菸,看都不看茶几上堆滿的報紙雜誌,端起咖啡喝了一大口,抬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問道“尼娜,還沒來嗎?”

“還沒,不過應該快了。”助理小姐推了推眼鏡,輕輕搖了搖頭。“時間還來的急,你要不要先吃點東西?”

韋恩翹起二郎腿,看向落地窗外明媚的陽光。“算了,我沒什麼胃口。”

幾人正說話間,管家海拉從樓上走了下來,手裡還拖著一個巨大的行李箱,如同過去無數次的出行一樣,韋恩的私人物品,全部都要經過管家的手,然後再由尼娜在使用時安排。

這次《無間行者》的宣傳推廣活動,都要由韋恩帶領劇組人員進行,預計用兩週時間飛過北美大城市,然後直接飛往歐洲。

“這裡有那位大衛登比的影評,你要聽聽嗎?”娜奧米沃茨青靠了一下身邊的韋恩,甩了甩手中的《紐約客》,而後把報紙對著身邊的嬰兒車,調皮的說道“看啊,小芬迪,你爸爸的電影又一次上映了,你想聽聽嗎?要不要媽媽讀給你聽?”

“嘿,她現在可聽不懂這些。”

韋恩翻了個白眼,看了一眼嬰兒車中玩自己手指的女兒,瞬間就覺得自己的心快被融化了,小傢伙瞪大了雙眼,看著自己父親咧開嘴笑了。

澳洲女星沒管他們父女間甜蜜的互動,故意清了清嗓子。“《無間行者》,這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格林伯格式電影,這裡要提醒有觀影計劃的廣大影迷們,對於格林伯格式的大部分電影,我們就不能忽視宗教層面,不然必有理解上的缺失。

本片格林伯格保持了一貫的寫實主義風格,從一開場粗糙的鬥毆紀錄片,以及卡斯特羅的旁白,就能清晰的體會到北美波士頓特有的移民文化,從中帶出了種族矛盾、黑幫、暴力等人物的地域性、社會性的描寫。

這裡我要先強調一點,現實主義不一定就是貼近真實,應該說是相對其他風格更有種真實感,但不管怎樣一部電影再怎麼貼近真實也並不能代表它好。同理沒有煽情、沒有憂鬱的感覺也不能說明一部電影不好。

衡量一種藝術形式、藝術風格是否傑出,不能光看它有多少值得炫耀、奪人眼球的技巧、創意,而是應看它能否成為反映某個特定主題、內容的最合適的形式與風格,從而體現出價值。

讓我們想一想,有什麼故事風格能比現實主義風格更有效地表現格林伯格式的黑幫人物呢?和昆汀塔倫提諾的《落水狗》一樣《無間行者》是部風格化的黑幫電影,角色對話和他們的行為一樣暴力。

全片的味道就是暴力,殘酷而悲愴。像這樣的調性,在形式美學上表現得誠實無比,接近了這部電影在普通人眼中現實邊緣的目的。所以事實上,人物滿口髒話反而更忠實於他們自己,而不是為粗俗而粗俗。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典型的暴力美學黑幫片,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教會了很多人怎麼做一個男人。而韋恩格林伯格的《無間行者》,則是在告訴你,男人之間的鬥爭有多麼殘酷。

作為今年暑期檔萬眾期待的良心製作,韋恩格林伯格沒有讓人感到失望,這部《無間行者》在我這裡可以打9分,推薦所有黑幫片愛好者或者所有男人,都走進影院去觀看一遍這部偉大的作品。

錯過了《無間行者》,將會是你今年暑期檔最大的損失。大衛登比。”

“哇偶。”

助理小姐誇張的驚歎了一聲,看向韋恩挑了挑眉,調侃道“boss,看吧,你耐心的接受了這位影評人的指導,作用真的很大啊,在我的記憶裡,大衛登比好像很少給一部電影這麼高的評分吧?更何況他還向影迷大力推薦了你的電影!”

直到現在,尼娜還記得昨天晚上,這位著名的影評人在酒會上,滔滔不絕指導自家老闆怎麼拍電影的畫面,雖然在外人看來這很諷刺,但效果卻格外的好,看吧,今天一大早,那位影評人就開始了迫不及待的吹捧。

事實上,在場的兩個女人都清楚,如果不是為了《無間行者》在頒獎季的專業評分,韋恩絕對懶得聽對方的喋喋不休。

說句實在話,別說一個小小的影評人了,數邊整個世界,在拍電影上面,能教導他的人也並不多,他能捏著鼻子,聽了半天對方自我感覺良好的談話,已經是非常妥協的結果了。

“好吧,雖然我現在需要他們為我說好話。”韋恩搖了搖頭,以把將菸頭捻滅在菸缸中。“可是,在我的內心中,還是沒改變對他們的看法。”

一直以來,在他的內心中,就從沒看重或者認可影評人這個職業。這些人一個個的擁有自己的報紙專欄,以指導電影行業的名義來向影迷推薦電影,事實上他們誰都指導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