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不殺的英雄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毋庸置疑,影片的主題就是黑暗嚴肅,既然沒辦法使用更多的大尺度鏡頭,韋恩就只能多在這方面下功夫。
利用拍攝時故意營造的燈光,人物輪廓光的舞臺效果,加上黑暗沉重的故事核,盡力的營造出所謂的歌劇氣魄。
即便所有人都知道這是漫畫人物,韋恩也盡力賦予了布魯斯韋恩貼近真實的情感轉換,要讓觀影的影迷感受到,蝙蝠俠除了有錢,實際上跟你我一樣擁有迷茫和恐懼,在精神上他同樣是個肉體凡胎。
這樣就能保證,布魯斯韋恩雖然擁有強大的力量,又能從精神層面把角色拉入到現實,而不像漫畫中超級英雄那樣,一個個的都是神,一個個的都遙不可及、天賦異稟。
其實想一想,人這種複雜的生物,絕對不喜歡跟各方面完全碾壓自己的人做朋友,也不想跟完美的人做朋友。
韋恩筆下的蝙蝠俠,就是一個缺點和優點都極為突出的超級英雄。他擁有無與倫比的力量,精通全世界所有的格鬥術,還身穿一身高科技裝備。
可卻仍然會像普通人一樣會遇到挫折,心中藏著恐懼與迷茫,仍然需要經歷挫折找回自己。
其實這完全可以參考,引起劇烈社會轟動,對大眾影迷起到強烈煽動性的《小丑》。一個被身邊的人逼迫下,逐漸變壞的社會底層,韋恩要讓影迷觀看後出現信服感,甚至要他們去相信,這兩部影片出現人物聯動,絕對不是巧合。
首先就要肯定人物設定上的成功,比如從電影中就能聯想到的小丑亞瑟,一個不完美,甚至在某些方面失敗的人,透過不斷自我成長,在到最後的逆襲,才是大部分觀眾想看到的。
好萊塢過往的無數影片告訴他,這種天生不完美的主角,至少是成為優秀作品的第一步。
哪怕就算過兩年要拍克拉克肯特,韋恩也會把這個人間真神拉下神壇,給他找一個觀眾都能接受的缺陷,再讓大超透過自我成長去變成那個鋼鐵之軀。
《蝙蝠俠:開戰時刻》是一整個系列的開頭,只要獲得了預期的效果,證明現在的影迷能夠接受黑暗嚴肅的故事結構,之後的一整個DC宇宙,韋恩都會遵循這個基調。
這部片子後期製作的大部分工作,都在圍繞著剪輯拼接在進行,他早在拍攝中途,就與道恩斯科特做好了精心的準備。
“我聽說,最好的剪輯工作,就是讓觀眾發現不了剪輯的痕跡,真是這樣嗎?”
午飯時間剛過,華納兄弟製片廠中的後期工作室中,娜奧米沃茨提著幾杯咖啡來探班,一邊分給休息的幾人,一邊好奇的左顧右盼。
掛著一臉疲憊之色的道恩斯科特,接過咖啡聳了聳肩,作為一位業內資深剪輯師,對這個話題明顯更有發言權。
“謝謝,咖啡非常棒!”
他伸出舌頭舔了一圈嘴邊的泡沫,微笑著對娜奧米沃茨解釋道:“這也要看影片的型別,或者導演、製片人的要求。不過總體而言,讓人發現不了剪輯痕跡這點,算是一種誤解。”
這種偏向於理論的東西,道恩斯科特看這個大美女感興趣,也就一邊思考,一邊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
“其實不應該說讓觀眾發現不了的剪輯痕跡,換一種說法,應該是說是,好的剪輯,是在讓普通觀眾避免產生資訊接受障礙。當然了,這只是適用於商業大製作,畢竟電影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審美種類也發展成了許多種。”
娜奧米沃茨坐在韋恩身邊,瞪著美麗的大眼睛看著道恩斯科特,這種東西她還是第一次聽說,在她的印象中,影片剪輯是一種充滿神秘感的工作。
“我明白了。”澳洲女郎看向剪輯師的目光,就像一個小學生在看自己的老師。“就像那些神神叨叨的文藝片,就不是以這個目的而剪輯,他們總想把故事編排的彎彎繞繞,讓觀眾得看很多遍才明白。”
道恩斯科特聽到她的話,突然笑了起來,輕輕點了點頭,說道:“這種說法也不算錯,我並不擅長文藝片的後期製作,所說的一切,也都是基於商業片的後期剪輯。
作為一部大投資的商業電影,第一目的肯定需要面向大眾,哪怕是韋恩這種充滿藝術屬性的影片,剪輯的第一原則仍然是保持流暢性,儘量讓更多的人能看懂導演講的故事。
所以說,對於商業影片的剪輯,不是要讓觀眾發現不了剪輯的痕跡,而是要讓他們沒有障礙的接收影片資訊,而不是故意故弄玄虛、賣弄炫技,當然了,這一套只適用商業影片。”
“啪,啪。”
澳洲美人一臉對技術的崇拜,給道恩斯科特拍起了巴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