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先生們,女士們!”

韋恩的聲音,經過擴音器的放大,立刻壓住了人群的騷亂。“這部影片能夠一直超過拍攝計劃,提前完成所有拍攝任務,離不開所有人的辛苦工作!

還有最後一件事,回到洛杉磯劇組解散。等大家都過完了聖誕節,還有一個派對再等著你們來狂歡,華納兄弟為我們包下了一個酒吧,到時候別忘了來參加!”

說完他從椅子上跳下來,不厭其煩的對扎克施耐德又囑咐道:“一定要注意膠片的儲存,回到洛杉磯立馬存起來。”

“我明白。”

扎克施耐德點了點頭,開始收拾今天拍攝的膠片。

這個問題很重要,韋恩進入這個圈子很久了,聽過了太多因為各種“意外”,拍攝完的膠片,被毀掉的訊息。

不管是不是人為的意外,這種事他都儘量去避免。每次拍攝過後,膠片必須多複製一份,一份存到銀行的保險庫中,一份存到華納兄弟的保險庫。

不過這種事情,一般只會出現在這種時代了,等到在過一些年,數字技術就會漸漸取代膠片,到那時,這種破事就幾乎沒有發生的土壤了。

一臺支著兩個圓盤的放映機,一摞摞存著膠片的鐵皮盒子,一張雪白的幕布,在老式放映機凝聚出的光影照射下,形成了人們記憶中的電影。

可這些終究會被淘汰掉,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不光放映裝置陸續變成了數字放映機,就連韋恩最喜歡的35mm膠片,也漸漸的被好萊塢所拋棄。

這些都是市場經濟的產物,好萊塢製片公司不是不喜歡膠片了,也並不是數字技術優於膠片,而是因為數字技術物美價廉。

非常淺顯的一點,一部大概一個半小時的電影,把膠片展開就有大概三千米,盤起來也要五六個複製,而每個複製就有五十斤左右。

每次電影要公開放映前,都需要將這些重量驚人的傢伙,挨個送到指定的影院中,其中的人力成本就是很大的開支。

數字技術會大大的簡化這個過程,前期只需要一塊加密的硬碟,就可以裝下三四部影片,放映前再給影院秘鑰就夠了,等到了後期,大一點的院線公司,甚至連加密硬碟都不用了,直接由衛星傳片到各家影院。

這其中節省下來的成本太高了,不管是人力資源,就連複製膠片的費用都節省到利潤裡了。

要知道,發行公司的宣發費用中,有很大一部分支出就是電影複製。製作一部複製的成本在一千五百美元以上,就算是有自己的工廠,照樣這也是非常大的支出。

可一個加密硬碟的成本,只需要區區幾百美元,而且還能反覆回收使用,只要不壞,一塊硬碟可以用很多年。

有了這種方便省錢的技術,好萊塢的製片公司們,會拋棄代表傳統的膠片,也就成了理所當然。

“都收拾好了,韋恩。”

扎克施耐德的話,打斷了他的胡思亂想,韋恩甩了甩腦袋,說道:“ok,讓我們回洛杉磯。”

《蝙蝠俠:開戰時刻》結束了所有的拍攝工作,韋恩第二天就坐上飛機,返回了洛杉磯。在機場告別了劇組成員後,馬不停蹄的趕回了莊園。

只在莊園停留了一晚,他就給助理小姐放了假,帶上兩隻金毛,趕回了文圖拉縣的農場。準備陪父母一起過聖誕節。

自從這幾年的工作越來越忙,韋恩回到農場的次數也越來越少,如果不是這次影片正好趕在這個時候結束拍攝,估計他又會錯過聖誕節。

1994年12月25號,當他開啟門準備在農場裡跑一圈時,才發現了外面已經下起了雨,天空中的烏雲陰沉沉的,從天而降的雨水就像一串串珠簾,還在不停的下著。

“小子,你有多久沒早起鍛鍊過了?”

聽到老格林伯格的說話聲,韋恩才發現在走廊下的的父親,叼著一個碩大的菸斗,坐在門口看著外面罕見的大雨。

“可能有幾個月了吧?誰知道呢。”他聳了聳肩,坐到了父親的身邊。“我實在是太忙了,每天醒來就有一大堆工作在等著我處理。”

兩隻金毛邁著懶洋洋的步伐,也從客廳裡走了出來,緊挨著他的腿邊趴了下來。

天上的雨漸漸小了下來,陽光刺破了烏雲,照在白茫茫一片的牧場中。冬日裡的太陽很耀眼,卻沒給人帶來一絲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