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待到近前,程清歡看到一塊長形的石頭立在路邊,上面刻著“松樓”二字。
“松樓?”程清歡好奇道:“這個名字是有什麼淵源嗎?”
“走,進去和你說。”林銘握了握程清歡的手,又隨即鬆開。山間的風還是有些涼,她的手已經有些冰。
茶樓裡並沒有客人,主人似乎也很隨意,意不在生意,所有的佈置都沒有普通茶樓的痕跡,倒像是一戶山民,只為了接待朋友而設。
進門是一個半鏤空的木質玄關,影影綽綽地看到裡面的擺設。一張長長的原木製成的茶桌。茶桌上放著很多套茶具,還有一些文房四寶、制印工具等等。除了對門的那面牆是一整排木質雕花門,其他牆上都掛滿了字畫、書法作品,程清歡甚至還看到了父親的作品。
她以眼神詢問林銘。
林銘卻不答,而是很自來熟地走到茶桌一面開始熟練地燒水,又繞到茶桌側面,從一個冰箱裡找出一罐茶葉。看程清歡坐下才慢條斯理地開口:“這個茶室主人是一個陶藝家,平時都不在這裡,這裡是那些書友、畫友偶爾聚集的地方,每天早晚會有人來開關門打掃,並不對外營業。
“嘎?這樣就不怕失竊?”程清歡看看四周的書畫,總價值少說也值百萬以上,還有這些茶具,也有出自大師之手的紫砂壺。
“不怕,這裡的安保系統可是直接聯網公安部門的,而且很多東西不是行內人,也不知道價值幾何。真要有人拿了,估計這座山都出不了。”
“嗯,也是,這裡的東西估計第一件都夠得上量刑。”程清歡點頭感嘆,那位松樓主人可真是一個精明的人,大機率是商人。他只是提供一個地方,這些名家卻為他無償提供了這麼多作品,先不說歸屬權,只以這一處為噱頭作為捆綁宣傳,也能為他帶來遠超投資的社會效應和商業價值。
“他倒不僅是為了這些書畫的價值,這個主人是個很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什麼時候介紹你們認識,說不定對你們專案的後期運營有好處。”林銘看她神色,知她所想,解釋道。
程清歡端著茶盞邊喝邊去細細看那些作品。
正中是一幅臨摹的清戴熙的《憶松圖》。看得出作者對這幅畫研究得頗深,筆法和墨的運用很得精髓。程清歡曾經和父親一起參加過一個收藏家的雅集,聽人詳細講過這幅圖,當時的她年紀還小,只記得擦筆、溼筆等一些淺顯的詞語,後來受父親影響,對書畫這些技法耳濡目染,倒懂了不少,現在用以品鑑這幅圖正好用上了。
她細細地在圖上找印鑑,除了首尾有兩方品鑑印之外,連作者的落款都沒有。這麼不完整的作品她還是第一次看到,不過想想這裡不過是那些愛好者們隨興而至所作,估計大家也不計較這些,便也釋然。
林銘看她站在中央那幅圖前上下搜尋,就差拿個放大鏡了,笑道:“不用這麼仔細,不過就是一幅臨摹作品,不是太好。”
程清歡正對這幅作品沒有完整的落款和用印可惜,聽林銘這麼說,白了他一眼:“你懂什麼,這幅圖已經很不錯了,你看……”正想細細解說,又覺得自己尚且半桶水,萬一賣弄得不對,豈不丟臉。
在心愛的人面前,人們總是會不自覺得表現得更完美一些,因此,她話頭一轉:”你看,我在找作者名字呢。“
林銘笑笑,道:”這個作者沒留名字。”
程清歡回頭疑惑地看他:“你怎麼知道?”
“你看整幅佈局就知道了,一般落款位置會在這裡。”他的手從她耳邊探過去,不經意地又把她攏在懷裡。
程清歡被他突然從後面環過來,氣息暖暖地打在她的耳根,不由得便覺得臉有些熱。
想到這裡到底算是個公眾場所,她微微側身,快速從他懷抱掙脫,顧左右而言他:“真的沒有,我剛剛都看過了。所以這座竹樓之所以叫松樓,是因為這幅畫?”
林銘本不在意兩人之間的距離,卻看她耳朵都紅了,恍然大悟,笑道:“這裡一般不會有人來的。”然後又看看那幅畫,“確實有這個因素在內。”
程清歡透過那半鏤空的隔斷看出去,外面確實沒有人聲。也是,這樣一個清湯寡水的地方,一般遊客除非路過會駐足,那些山民估計對這些書畫無感也不會進來,所以倒真是個清靜有益於創作的好地方,怪不得吸引這麼多本地的文人墨客。
“哦,不過一座竹樓叫松樓,怎麼讓人覺得有些掛羊頭賣狗肉的意思!”程清歡自言自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