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座巨大的山,約莫有地球體積的一半了。

生活在這座山的生靈們,環繞著山修築了一圈圈建築,匯聚成依附山體的城市。令喬巡感嘆的是,即便是在這種環境情況下,這個世界的科技水平也要比真理環發達許多。

他所想找的“靜止”山,一眼就能看見,遠不像“雲”那麼難找。

“靜止”就位於這座生命之山的最高處。

他朝著生命之山的最高處前進。越是靠近,越是驚歎於這個世界的文明之發達。雖然小,但是該有的科技都有,甚至有不少技術是地球都不具備的。當然兩個世界所遵循的世界法則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可能某項技術在地球發展比較容易,在這裡發展就比較難,反之亦然。

因為是依山而建,基本所有的城市都是聚落階梯型的,建築物間隔狹窄,如同蜂巢。但排列十分整齊,絲毫看不到冗雜的地方,最大化利用的有限的空間分佈。

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了。

部分地方甚至存在著摺疊建築。一個大概只有叄米高、五米長、四米寬的建築裡,居然裝著一棟二十層的高樓。

這些建築不論是從設計角度,還是從藝術角度,都足以令人嘖嘖稱歎。

山海世界的城市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建築美學。

即便生存空間十分有限,也能發展出不同風格的建築體系。

一座總體積只有地球一半的生命之地,可生存空間只有地球十分之一的地方,居然容納下了將近一百億人口,並且還絲毫不顯得擁擠和雜亂。

這是個奇蹟,

也是個完美的藝術品。

喬巡懸立在山海之外,欣賞著這個藝術品,感到十分滿足。

當然,這一趟不是來旅遊的,還是得做正事。而且,山海世界的時間尺度相對於地球而言,有些過分慢了,達到了1∶72的程度,也就是說在這裡度過一年,地球則過去了七十二年。

對於神而言,時間的考量並不攻心,但對於凡人而言可不是。

收起“審美”的心,喬巡沿著生命之山的山嵴線往最高處移動。

很快他就發現,越是靠近山頂,空間給予的壓力越沉重。快要接近山頂後,空間的壓力達到了極致。喬巡很難在這種壓力下找到空間中的夾層,沒法輕易地完成空間穿梭。他只能停下來,感受一下山頂有沒有慾望的痕跡,透過慾望進行移動。

但遺憾的事,整個山頂,沒有任何一絲慾望。

這讓他非常驚訝。簡直要比篝火的原始之火焚燒慾望的情況還要誇張。

“看來每個世界都有自己獨特的情況啊。”

不能操之過急。

喬巡沒有魯莽地直闖山頂,下沉一定高度,進入了某個城市,打算先洞悉世界再說。

城市的街景跟地球上的城市差別並不是很大,不過相對更加有秩序和乾淨。這裡沒有類似於汽車的四人交通工具,只存在公共交通工具——懸掛在建築物上的空中軌道,一列列造型十分科幻的列車在軌道上勻速行駛。

至於街道上的人們,則跟地球沒什麼兩樣,逛街的情侶,嬉鬧的學生,作業的工人……

然而,喬巡剛進入城市,還沒來得及找個歇腳的地方,城市上空忽然響起尖銳且震撼的警報聲。警報聲一響起,空中列車立刻停止,軌道向建築物摺疊,街道上升起一個又一個避難入口,人們就像提前排練好的一樣,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在引導員的引導下進入避難處。

一切的一切,就像是他們平常生活的一部分。

喬巡剛發呆一小會兒,一個戴著紅帽子的引導員立馬跑過來,

“先生,您生病了嗎?”

“沒有。”

“那您怎麼站著不動,快點進避難處,水晶馬上就要來了。”

“水晶……”

“唉,先生,別愣著了,快跟我來!”

說完,引導員拽住喬巡的手,朝一個避難處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