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天氣“雲”之後,缺失的世界之根就只剩下:

“宇宙”星辰、“生命之地”地球、“靜止”山、“統治”王座與“神”光了。

喬巡行走在虛空夾縫之中,合計了一下,自己在真理環世界大概耗費了一年半的時間,相對於地球的時間來算就是2.7年。

“差不多叄年過去了啊……”

不得不承認,成了神過後,對時間尺度的感知變得更細緻了。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間流逝都以獨特的方式存在於意識的認知當中。

打量著意識中世界沙盤裡那朵雲。與其說是“天氣”的代表, 不如說是環境演化的代表。任何環境演化、更迭、改變的各種形式都能被這朵雲所代表,不論是適宜生命生長的環境,還是適宜特殊能量生成的環境。

僅僅是一朵雲,就能實現這種偉力。

這讓喬巡愈發對世界沙盤的來歷感興趣了。是誰創造出世界沙盤的呢?會是黑革那位“世界”大人嗎?

就稱號上,有點相近。

不過,具體怎樣還是得等打了照面才知道。

回想著依紅所說, 餘小書只是“世界”在地球上的一道對映。只不過是比較特殊的對映。是真身透過肉胎方式投影過來的。也就是說,真正的“世界”其實就是餘小書的模樣,餘小書也就是真正的“世界”。並非是他最開始所想的本體與分身的關係, 關係更接近於“昨天”的餘小書,和“今天”的小書。

只是時空相對位置不同。

但僅憑這一點,喬巡實在是難以把自己曾經認識的餘小書與遍佈各個世界的“世界”大人聯絡起來。

畢竟,差別太大了。

算了,這也不是目前該憂慮的事情。喬巡沒有在這一點上多下功夫。

把在真理環所瞭解的各種資訊、元素之類的東西消化一遍。畢竟一整個世界的慾望,還是非常龐大的,儘管基本都用來重啟真理環了,但多少還是有一部分被他所蠶食了。

這些慾望對惡魔之力的補充是相當可觀的。

但,喬巡也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因為,對他而言,“戰鬥能力”是沒法用“惡魔之力的多少”這種指標來簡單衡量的。

他並非常規意義上的惡魔,自然不能用常規指標來衡量。

繼續在虛空夾縫之中尋找其他世界之根的痕跡。

無時間尺度的虛空夾縫裡,漂浮著來自各個有限世界的氣息。

沉浸於其中的喬巡,在反反覆覆的篩選和感受後, 最終確定了下一個目標——

“靜止”山。

循著“山”的氣息,他開始尋找其所在的有限世界。

從虛空夾縫中尋找有限世界,並不難找, 何況還有世界沙盤的指引。

在眾多的有限世界裡, 喬巡確定了“山”所在世界的具體位置,不多逗留,隨即前往。

在抵達該世界的有限邊界後,立馬就能感覺到其與真理環世界完全不同的情況。真理環世界的有限邊界十分穩定,幾乎是相對於中央星球完全靜止的。而這個世界的有限邊界十分狂暴,處在半邊界半虛空的狀態。這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世界並非是強大的神話世界。

但喬巡還是感受到了神的氣息。

其中存在著神,但遠不如核心神話世界那般有著分明的神話體系。

事實上,這應該才是有限世界的常態。畢竟,並非所有的有限世界都能像那些核心神話世界一樣,神話體系分明,眾神林立,至高神維持一切。

所以,這種半虛空半邊界的有限邊界,反而是一種對世界而言很好的保護帶。

畢竟就算是對於神而言,強闖虛空交界地也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稍不留神就可能墜入無休止的虛空亂流之中。

喬巡觸控著有限邊界, 感受這個世界的一切。

這個世界的名叫“山海”。

並非是有山有海, 而是隻有山,並且山像海洋一樣遼闊。甚至於, 整個生命之地就是一座巨大的山。

喬巡穿過有限邊界,淌過虛空亂流,站在深空之中向生命之地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