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朝堂上風波又起 論功過心思各異(第1/2頁)
章節報錯
次日,蘭陵王怒斬禁軍十餘人一事,果然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
言官言蘭陵王用刑過重,那十餘人雖然有過錯,但罪不至死。
有言官開了頭,朝中那些平日裡眼紅蘭陵王仕途的人,便在一旁煽風點火,都想借此機會將他拉下來。還有那些和被斬之人沾親帶故者也摻和其中,痛哭流涕的控訴蘭陵王暴戾。
朝中武將不樂意了,平日裡他們最看不慣的就是這些只知道紙上談兵的言官。顯祖(高洋)時期,這些言官大多怕丟了身家性命,不敢進諫,整日裡畏手畏腳的。如今陛下英明瞭,他們才又活躍起來,居然還將手伸向了軍營。更何況如今的蘭陵王在眾將士心中,那是可以與斛律光,段韶並肩之人,怎麼能讓人如此詆譭。
因此,有那脾氣暴躁之人,便站出來和言官理論。
高演被吵的揉了揉額頭,他大病一場,還未痊癒,身子本就不爽,此刻更是頭昏腦漲。放眼望去,朝中眾人一些支援蘭陵王,一些責問蘭陵王,還有一些站著看熱鬧。例如段韶,九弟高湛,還有唯九弟馬首是瞻的河南王高孝瑜、河間王高孝琬。
高演眸色暗了幾分。斬殺禁軍一事,他早就知道了。蘭陵王昨夜便入宮向他稟明瞭情況,禁軍懶散腐敗許久,是該好好整治了。
今日朝堂吵成這樣,沒有人挑撥是不可能的。他也正好借這個機會,看看朝中各方的態度。
“好了。”高演終於出聲制止,衝著一旁默不作聲的孝瓘說道,“蘭陵王有何要說的?”
朝堂安靜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孝瓘身上。
孝瓘聞言站了出來。
他面色從容,不疾不徐的說道:“起奏陛下,臣依軍規處置,並無過錯。”
言官見孝瓘毫無悔意,大怒,“軍規有言,打架鬥毆者斬,但法不責眾,蘭陵王若要問罪,斬殺帶頭之人便可,何故將十餘人全部問斬?”
孝瓘本不欲辯解,他這麼做皆是為了整頓禁軍。可這言官吵了許久還不依不饒,心中也有些煩躁了。
還未等他開口,一旁的孝珩終於看不下去了,挺身而出,“王大人,軍規之中可有說過法不責眾?”
言官見廣寧王出來了,便衝著廣寧王說到:“軍規之中雖無法不責眾,但也沒有縱容濫殺無辜!”
孝珩道:“既無法不責眾,蘭陵王何罪之有?”
言官冷哼一聲,“廣寧王莫要幫著兄弟模糊罪責!蘭陵王用刑過重,將鬧事之人悉數斬盡,如此行為,簡直就是草菅人命!”
“王大人!”孝珩沉下臉,他們一頂頂帽子扣在四弟身上,如今言外之意又說自己偏袒手足,看來今天他們勢必要借題發揮,將四弟定罪了!
“好了。”眼看著要打起來了,高演聲音有些嚴厲,“自太祖皇帝(高歡)起,軍規便有言,打架鬥毆者斬立決,如今蘭陵王依軍規處置,並無過錯,眾卿家不必再議。”
“陛下,”言官痛心,陛下竟如此偏袒蘭陵王。
“王大人,”言官話還未說完,便被人打斷了。
沒想到一直作壁上觀的高湛慢悠悠的開口了,“軍中自有軍規,王大人一介言官,莫要插手的好。”
長廣王說話了,朝中眾人忽然間都閉緊了嘴巴,不敢多說了。比起陛下,他們更不願意招惹讓人琢磨不透的長廣王。
高演將一切盡收眼底,九弟的心思他也越發琢磨不透了。但眼下也沒時間多想,晉陽正在擴充軍隊,他總要去看看才放心。他在晉陽,鄴城就只能交由九弟鎮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