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莫奚位於齊國北部,突厥東部,屬遊牧民族的一個分支,靠水草放牧為生,但常常因為災害年頭,水草不足,牛羊減少,不得不四處搶奪。早在高歡年間,就已在齊國和庫莫奚的邊界修起了長城,但依舊不能完全阻擋遊牧民族。

高演率領三十萬大軍北上,浩浩蕩蕩的來到了營州,正好與從肆州趕來的斛律光匯合。大軍駐紮在營州,出了營州往北便是庫莫奚的地界。

當晚,高演、斛律光、高孝瓘、高孝琬等齊聚中軍帳,商議出征路線。

十一月份的營州已經漸漸步入了冬季,有些陰冷。侍從們在高演的中軍帳內放了幾個火盆,物內被烘的暖和和的。

帳內正中間擺放了一個超大的沙盤,眾人皆圍在沙盤旁。

剛剛探子來報,庫莫奚接到高演御駕親征的訊息後,深知不是齊國對手,於是早早的就向北逃竄了。

高演問斛律光:“大將軍有何看法?”

斛律光道:“臣以為,庫莫奚一族雖然已經撤退,但其出爾反爾,若不狠狠地打他們一頓,待我們班師回朝。定還會再來犯邊。”

高演點了點頭,“大將軍所言甚是,庫莫奚一族時叛時服,朕此次御駕親征,就是要將他們狠狠地打回去,以後再也不敢犯我大齊邊境。大將軍對此可有良策?”

斛律光抬手指了指沙盤:“庫莫奚雖小,但善於遊擊作戰,因此應分兵征討。五部中,辱紇主部、莫賀弗部居西,可派一支軍隊由西側出發對其征討,契箇部、木昆部居東,另派一支軍隊由東側出發征討。四部必然會向最北端酋長所在的室得部逃竄,這時我軍東西兩支隊伍再合而攻之,必定能將其趕入草原深處。”

高演道:“就依將軍所言。朕與蘭陵王率十五萬人馬。出營州向西側,攻打辱紇主部、莫賀弗部,大將軍與河間王領十五萬人馬,出營州向東,攻打契箇部、木昆部。將軍在室得部會師。”

此言一出,眾人皆呼不可,一國之君上陣殺敵,如果有什麼意外,豈不是大亂了。

高演擺了擺手:“眾卿不必擔憂,我大齊三十萬軍隊,還怕他一個小小的庫莫奚?何況朕御駕親征就是要親手將庫莫奚打回去,朕與蘭陵王打西線,定不會比大將軍差。”

斛律光道:“陛下,臣並非此意。庫莫奚雖小,不足為懼,但其西側與突厥毗鄰,臣擔心我方與庫莫奚交戰時,突厥會從後方趁機偷襲。”

高演道:“探子來報,突厥方已退兵十里,不會出戰。”

斛律光道:“戰場瞬息萬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突厥雖然退兵十里,但萬一臨時反悔,悔之晚矣。”

一旁的高孝瓘也勸道:“大將軍所言甚是,如果突厥忽然出兵,我軍恐怕危矣。臣以為,由臣率十萬人馬攻打西線,陛下與大將軍率十萬人馬攻打東線最為合適。”

高演道:“那剩下的十萬兵馬呢?”

孝瓘指著沙盤上的一處道:“這裡是安州,三國交界處,剩餘十萬兵馬駐留此處加強防守,一則可以防止庫莫奚向南逃竄,二則若匈奴背後出兵,我軍從安州出發,也能以最快的速度攔截匈奴兵。”

斛律光讚賞的點了點頭,“臣也正有此意,留在安州的十萬兵馬不僅要加強防守,防止庫莫奚族南竄,還要防止突厥突然出兵,接應各方。因此安州的這十萬兵馬尤其重要。”

高演點了點頭,排兵佈陣他不如斛律光,但是卻能聽進去建議,“如此,就由河間王駐守安州。”

孝琬原本以為讓他和孝瓘攻打西線,正有些不爽時,忽然聽著讓他駐守安州,更加不願意了。

“陛下,臣願上陣殺敵。”

高演道:“安州尤為重要,交給別人,朕不放心。”

高演有他的考量,孝琬未上過戰場,冒然出征,怕是不妥,讓他守在安州,最為合適。

“陛下!”孝琬還想再爭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