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明察暗訪探究竟 家書千里送姻緣(第1/2頁)
章節報錯
孝瓘和尉相願一路沉默,策馬揚鞭趕回了府衙。
相和站在府衙門口張望了許久,見公子回來了,趕緊迎了過來,接過孝瓘手中的馬繩:“公子,飯菜都熱著呢,我去叫人端上來。”
村子裡帶來的傷痛被小心翼翼的掩藏好,孝瓘神色如常:“帶先生去用一些,我不餓。”
相和一聽公子不吃飯,頓時有些著急:“公子,是吃過了嗎?還是哪裡不舒服?不舒服我去把郎中叫來。”
“不用了,”孝瓘攔住相和:“我沒事。長史可還在府衙?”
“在書房裡,今天一天都在。”
孝瓘點了點頭,朝著書房走去。
“先熱著,一會吃。”尉相願扔下一句話,也跟了上去。
相和一頭霧水,發生了什麼事?
書房內,張仲尊還在整理公文,昏暗的燭光照在有些消瘦的面龐上,忽明忽暗。
門“吱呀”一聲被推開了。張仲尊抬頭,看到站在門口的孝瓘和身後的尉相願,似乎並不驚訝。
“縣公回來了?”
孝瓘進了屋,“長史辛苦。”
“不辛苦,早晚都是要做的。”
孝瓘坐在椅子上,倒了杯涼茶,張仲尊定是知道那個村子的,所以才會將他們引過去。
“長史可認得雁門郡太守劉起?”
張仲尊道:“見過幾次,不熟。”
“前永安郡太守和秀容郡太守呢?”
張仲尊拿著公文的手頓了頓,“前秀容郡太守年事已高,前年病故。同一年,前永安郡太守,後來的肆州長史,外出公幹,趕上雨天路滑,馬車走錯了路,掉下懸崖,不幸遇難。”
都死了?還是同一年?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與劉起有關。
孝瓘慢慢品著手中的涼茶,片刻,緩緩說到:“城外穿過樹林再往北走有一個村子,裡面住了幾十口人,長史暗中派人去盯著些,有什麼情況立即向我彙報。”
聞言,張仲尊抬起頭來看著孝瓘,眼前的少年氣質溫和,但目光卻十分堅毅。此刻任由他看著,並沒有因為他的逾矩而惱怒。
孝瓘問:“長史可有意見?”
“下官不知縣公此舉何意。”
孝瓘不答反問:“長史等到現在是為何?”
張仲尊沉默下來,的確是他故意將孝瓘引到那個村子的。這些年,劉起欺上瞞下,濫用職權,他曾多次建議斛律光徹查,但斛律光常年在外征戰,劉啟又十分會投斛律光所好,知斛律光厭煩州郡瑣碎之事,因此雁門郡中之事劉起都處理的十分妥當,絲毫不用斛律光擔心,甚至那些前來告狀的人,劉起都十分“體貼”的將人擋了回去,為刺史大人分憂。
可是雁門郡百姓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他不能坐視不理,更不能愧對枉死的前輩們。於是他一直在等一個能救肆州百姓的人,可當他剛看到孝瓘時,心中很失望,一個錦衣玉食的公子哥,又怎麼會體會百姓疾苦,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呢。可是後來漸漸地,他對孝瓘有些改觀,尤其是孝瓘批註的公文,字裡行間並不是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公子哥。於是他想試探一下,便將他們引了過去,又一直在這裡等他們回來,就是想看看這個小公子見到了那些人會有何反映。
張仲尊退了一步,拱手施禮:“下官現在就去安排。”
孝瓘點了點頭:“有勞長史。”
張仲尊起身:“時侯不早了,縣公早些休息,下官告退。”
“長史慢走。”
待屋內只剩下孝瓘和尉相願兩人,尉相願搖著他的羽毛扇子笑罵到,“這隻老狐狸!”
孝瓘挑了挑眉:“長史年紀似乎與先生相差無幾。”
尉相願噎了一下,“小公子噎人的本事漸長。”
孝瓘道:“先生謬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