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未曾設想的連鎖反應(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三次公演結束後,時間已經到了晚上十點。
蘇寒打完電話之後迷迷糊糊睡著了,自然不知道周子希的三板斧那是一招又一招。
雖然被粉絲們戲稱為“七夕還有半個月,老裁縫來早了”,但黎源的壓迫力確實不容小覷。
捧紅了一堆二線甚至一線的歌手,曾經寫過幾首天王天后的金曲,被收錄在白金唱片中。
三線以下的歌手都不帶正眼看的,還不夠資格。
對於唱片的銷量成績,華夏演藝協會做出了簡單直觀的等級。
以一年為期限。
銷量達到5w,白銀唱片;銷量達到10w,黃金唱片;銷量達到100w,白金唱片。
而鑽石唱片的標準,是銷量達到1000w!
相當於150個人裡頭,就有一個人買了這張唱片。
哪怕是天王天后,也不敢說絕對能達到鑽石唱片,所以每一張鑽石唱片都是榮耀和地位的象徵。
在多年的唱片銷售中,聽眾們又自發延伸出了一些新的等級。
比如一個月達到5w的白銀唱片,被稱為月白銀唱片,同理還有月黃金唱片、月白金唱片,月……
鑽石就算了。
這個等級能夠一定程度上衡量一張唱片的潛力,畢竟起勢越是兇猛,後勁越足,唱片銷量曲線下滑也就越慢。
另外就是唱片銷量疊加。
比如雙金唱片、三金唱片;雙白金唱片、三白金唱片;雙鑽唱片、三鑽唱片……
除了鑽石唱片以外,黃金和白金多少有種聊以慰藉的感覺——達不到更高等級,但又為了加以區分,所以再次細分新等級。
此外,由於網路時代的興起,電子唱片也開始流行起來。
但電子唱片售價普遍較低,又有許多聽眾為了支援,動不動就以個人名義買十幾二十張,所以含金量有所下降。
就目前來說,電子唱片除以10,大概和實體唱片的含金量差不多。
回到咱們的老裁縫黎源,就曾經為天王天后的幾張白金唱片寫過歌。
創作人一般情況下不會自己露面唱歌,除非是兼具歌手身份的唱作人,所以創作人往往沒有列入華夏演藝協會的明星排名中,沒有幾線的劃分。
這種情況下,業內喜歡將創作人的最高成績作為他的實力衡量。
也就是說,黎源是一個「白金」創作人。
而且不是那些幾乎隱退的老前輩,是還活躍在圈內,處於壯年巔峰的創作人。
這種成績,這種地位,哪怕作為蘇寒的粉絲,也不敢昧著良心說蘇寒穩贏。
以至於有些粉絲突然想到了一個新的問題。
決賽的時間已經確定,但題目還沒有公佈,說不定兩人的古風對決根本就打不起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