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那些拆除的水壩,早就不知道是建了多少年的,有安全隱患才去拆除的……”

……

兩人一路坐車,來到一個山谷中,這裡離城區也就十多公里。

兩人下了車,走到一處高處,然後向四周眺望。

山谷很大,旁邊還有幾條小溪流,風景絕對首屈一指。

姜餘指著這片山谷,小聲的問道。

“老楊,這塊區域,您看怎麼樣?”

楊校長沒說話,只是點點頭。

姜餘說道。

“我打算在這裡建造一個純普通話的京都理工國際大學。”

“照這塊區域的規模,至少可以容納10萬人以上,您看怎樣?”

楊校長看了一眼姜餘,久久沒說話,心中卻有些小感動。

早段時間,他還在姜餘面前旁敲側擊,想徵求下招收國際生的意見。

不是他想招收,而是因為許多外國學生想報考京都理工,但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學校的性質的註定了他們不可能招收這些學生。

楊校長雖然不是好大喜功的人,但眼睜睜的看到這麼多外匯流向其他學校,心中也是痛啊!

這幾年的招生報考人數和質量,京都理工都遙遙領先其他學校,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

很多外國學生剛到樺國時,還以為清北兩所大學是最頂尖的,後來發現被騙了。

是被外國的中介機構騙了。

現在的清北沒有能夠鎮得住腳的教授撐場面,也沒有頂級的資源搞研究,更沒有活躍的學術氛圍。

樺國的《巨匠》現如今已是和英格蘭的《自然》、北美的《科學》並列,成為世界最權威學術雜誌之一。

這是全球唯一有影響力的純中文學術雜誌,而它的首席主編就是京都理工。

這幾年《巨匠》發展極快,影響力大增。

尤其是在數理化基礎科學領域,很多諾獎級論文層出不窮,已經和那兩家純英文雜誌不分上下。

從去年開始,有些棒子、島國的學者也開始向《巨匠》投稿。

雖然過審的機率比較少,但還是說明一個問題,中文論文還是有市場的。

當然,也有可能是奔著那高額的獎金過來的。

畢竟,另外的兩家雜誌除了給點稿費外,毛都沒幾根。

《巨匠》設定的獎項有非常多,除了數理化外,醫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十多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