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是以gps為主的衛星導航系統。

一套是以騰飛無線通訊訊號設定的導航系統。

而以前的那套無線通訊系統就可以拆除了。

gps的導航系統是北美研發出來的,最終控制權在他人手上。

為了避免重演“銀河號”的尷尬。

騰飛無線通訊訊號可以暫時充當導航,雖然沒有專業的導航系統精確,但用在航空飛機上問題不大。

只有等國產的“北斗”導航系統出來後,姜餘旗下的汽車和飛機才會全部統一換裝。

總經理陳思國開始就傳奇—909的生產成本和年生產量做了一番介紹。

“咱們這架飛機的機身和機翼大部分材料來自於阿維斯馬鈦鎂,成本就超過1900萬美元。”

“起落架和輪胎也都是從俄羅斯方進口,花了500萬美元。”

“從騰輝精工購買的兩個渦扇發動機就花了3億人民幣,相當於3480萬美元。”

“還有各種航空電子裝置、航空座椅、雷達系統等等,也花了差不多1億人民幣……”

姜餘有些頭痛,趕緊打斷他。

“先停一下,你就說一下量產後的單位成本就行了,實驗用的飛機以後可以用來教學,不浪費。”

陳思國點點頭,就繼續說道。

“量產後,我們所需要的材料和人力成本都會降下來,尤其是在人工這一塊。”

“兩座生產組裝車間,每年可以提供60架飛機,如果兩班倒,至少可以生產100架飛機。”

“但是員工的數量必須要再擴大一倍。”

看見姜餘沒有反對,他又繼續說道。

“按照我們的預估,量產後每架傳奇—909至少需要5500萬美元左右,這還是沒有把設計費用折算進去。”

歐美的新款飛機,設計費一般都在50億~100億美元左右。

姜餘是靠人工智慧作弊,設計研究的費用很難說得清楚。

“對照波音747的2.5億~3億美元,咱們的飛機算是非常便宜了,市場競爭力很有優勢。”

“跟波音737,空客320相比,雖然稍微貴一點,但是載客量和能耗比足以秒殺他們。”

“在這一點,我想那些航空公司肯定不會視而不見的……”

傳奇—919和傳奇—909基本就是一個模板出來的,只不過航空座椅和油箱做了改變。

919可以賣貴一點,而909可以稍微賣便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