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是這套數理化滿分的前提下。

他家裡條件很普通,讀書的學校也並不怎樣。

班主任對他這種偏科生不看好,他也是失去了信心。

這傢伙完全就是個極端。

姜餘跟他見了一面,發現這小子居然是一個超越人類的存在。

這小子有一個超強天賦技能——大資料整理綜合分析。

假如,一本公司的流水記錄或者是一臺機器的整體資料說明書。

他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判斷出哪裡有錯誤、遺漏。

也就是說,凡是有大量資料記載的物品,他可以做到查漏補缺。

就如他之前三年的考試分數,能夠嚴格的把控在360分那樣。

這和他從小培養出來的心性,以及他自創的心演算法決有關。

姜餘相信這更多的是天賦。

誰小時候願意整天盯著那些冷冰冰的資料胡思亂想,最多就在樹底下數螞蟻。

可別小看這個技能哦。

在很多科研的領域,這可是堪比人形電腦。

比如說在複雜統計學,資訊與計算科學,人工智慧ai等等。

他可以在應用程式的邏輯層面和資料方面找出詳細的錯誤和遺漏。

簡單來說,就是找系統漏洞。

當然,這也需要他熟悉相關的系統知識。

資料管理、系統開發、海量資料分析與挖掘等科研領域,這傢伙的天賦技能是一個殺手鐧。

它可以大大節約系統開發的時間,打造超強悍的防毒軟體。

當年,樺國原子彈的研究開發,如果有他的參與,至少可以節約一半以上的時間。

姜餘打算在這一兩年,先讓白東明多學習一下資訊與計算機技術,漢語言程式設計等相關知識。

當然,高等數學和邏輯方面也需要他多看看,都瞭解一下。

這樣有助於更好的發揮優勢,提升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包括實現和分析協同過濾演算法、執行和學習分類演算法、分散式hadoop叢集的搭建和基準測試、……資料操作等等。

最後才讓他參與到航母和艦載機的製造工程中。

說他是人形ai,真的是一點都沒有誇張的成分。

彭亞軍注重數學理論問題,白東明偏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