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男生,個個都爭先恐後的往那邊跑。

去那邊工作,不僅僅有超額的工資收益,更可以認識許多美女。

如果情商線上,說不定可以在那裡成家立業,甚至還可以額外得到幾萬美元的額外創業貸款。

不需要質疑!

因為他們的前任師兄們就是前車之鑑,這些人就是最好的鐵證!

儘管如此,這些農學院的學生們的抱怨還是非常強烈。

他們之前學的英語在這些國家沒點卵用。

英語浪費了他們太多青春。

他們強烈建議取消英語作為必修,但凡是外語,可以全部作為選修科目……

……

姜餘把京都理工這七所學校當做是商業公司來運營,確實收到了出乎意料的效果。

這幾所大學的學生就相當於是以後他們校辦產業的儲備員工。

這模式有點類似於斯坦福,哈佛等名校,姜餘隻不過是更激進些而已。

由此,京都理工的自主招生模式和招生條件,已經成為了全社會共同討論的現象級事件。

有些教育界學者,特別是京大為代表的學校強烈抨擊這種“金錢教育”的模式。

他們認為這是把資本主義和金錢至上主義帶進來,是真正玷汙了神聖的象牙塔殿堂……

這是一種社會的倒退,是某些教育領導人的短視行為……

站在京都理工這一邊的支持者認為,這就是市場經濟導向行為。

有需求,就必然會出現競爭。

至於那些所謂的國際化和所謂的“詩和遠方”都是不切合實際的,對學生和國家都是不負責任的行為……

國內學術界在各大媒體報刊和雜誌上已經吵翻了天……

姜餘和楊校長根本就無視這些人的言論,依舊是我行我素。

各個地方的媒體機構還做了一個特別的調查報告——外語作為高考科目的必要性。

這些調查物件,主要是針對高中生和當地的老百姓。

結果就是全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資料表明都是反對的。

尤其是中部和西北部省份,那些反對外語作為高考科目的人佔據了主流。

其中某些省份,反對者竟高達90%以上。

東南部沿海城市,稍微好一點,但反對者依然高達60%至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