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重塑信心(第2/3頁)
章節報錯
把那些高智商學生當做“硬碟”狠命灌輸知識,似乎太殘酷了。
一切順其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
……
回到麒麟苑,姜餘仰躺在搖椅上,怔怔地望著星空。
他覺得有必要重新塑造樺國年輕一代人世界觀和價值觀。
真不希望這些人被之前的社會影響到士氣。
他準備在《巨匠》的基礎上搞一個《神匠榜風雲榜》。
姜餘希望華夏民族的後世子孫們,能夠認識到華夏5000年的那些古人對社會文明發展的貢獻。
樺國人必須要重新樹立起民族的自信心,必須要從近代幾百年的奴性狀態中解脫出來。
華夏自明末以來,經歷過異族統治,經歷過無數戰爭,甚至被多國聯軍攻破京都。
華夏民族那種屹立於全球之巔的傲骨已經被打磨的差不多了。
曾幾何時,甚至還出現了搖尾乞憐的可悲狀。
這已經不僅僅是恥辱,更是打斷了華夏民族幾千年來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脊樑和膝蓋。
直至現代,樺國人在遇到外國人的時候,不自信表現尤其突出。
那種不自信,那種畏懼,那種羨慕,完全與唐漢時期,甚至明末時期的老百姓對待異族人的態度截然相反。
那時候的老百姓們雖然貧苦,但是面對異族人,他們從來都不慫,只會狠狠的鄙視。
他們都會不由自主泛起一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是那一種純粹血統上的高貴感。
就如現在,西方世界的白人看待有色民族一樣。
姜餘準備那些為國、為民族默默奉獻,卻又不為人知的科研學者也列入榜單。
他要在全國所有的學校,所有的黨政機關內都有這樣一份這樣的榜單。
他要讓大部分學子們都以此為榮。
要讓大部分的教育部門意識到科研精英能夠為他們當地帶著現實的利益。
《神匠榜風雲榜》內出現過的科學家(建國後)都會有一個特殊待遇。
姜餘會以科學家的名義捐贈中小學,捐贈圖書館。
比如陸加羲,在他生前工作最久的地方,生活最愉悅的地方—包頭。
姜餘會以陸加羲名義在包頭當地建立一個助學基金,也或者捐資建立幾所中、小學校。
他現在有錢,是真的不在乎。
他要讓所有的人都不要忘記那些曾經為國做過貢獻的偉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