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餘的心中對國外,尤其是對敵對勢力沒有太多的憫人情懷。

他對古問天那種殺伐之氣並不反感,只要不針對國人即可。

這本就是弱肉強食的森林世界,更何況此時的樺國也好不到哪裡去。

古問天臨行之前,姜餘給他唯一的交代就是:

儘量入股或者收購島國的半導體產業。

雖然他有科技儲存檔在手,但是國內的人才和裝置現階段還跟不上時代發展。

與其浪費一個技能點,倒還不如先把這個產業慢慢發展起來,培養更多的人才。

最後,再反向突襲一波,強勢彎道超車。

現在的樺國產業佈局,依然還集中在紡織,家電,輕型機械等輕工業上。

雖然,姜餘拿出一些高階黑科技,卻還沒有足夠的發育時間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

比如長生仙釀,這隻能是姜餘大量賺取外快的一個手段。

對樺國民生經濟來說,並沒有太多的作用。

當然,長生仙釀每年的出口產值都將近千多億美元,完全足夠樺國“基建狂魔”的快速養成。

為國內的眾多貧困人口找到更多的出路和就業渠道,同時也改善了整個樺國的交通基礎環境。

……

作為第一個拿出來的超高精度五軸聯動技術,也開始在樺國機械工業中慢慢發酵。

國防工業先不說,就拿樺國的機床裝置和機械加工能力來說。

以前許多需要進口的高精密裝置,都開始大大減少。

國內機械生產廠商已經開始慢慢轉型、轉產。

比如電子行業的鑽孔機、鐳射機、貼片機等等。

檢測類中?二次元、三次元等。

還有各種進口的四色、五色、六色的印刷機等。

現在有很多企業向這方面展開研究。

他們把那些產品拆開逆向組裝生產,或者是乾脆打起了這些零部件生產的主意。

有高階的國產數控機床,有廉價的熟練工人,生產出來的產品自然就物美價廉。

在國際市場上,這些加工定製的零部件非常容易受到歐美企業追捧。

同等質量的產品,樺國生產的比他們以前的供應商給出的價格,足足便宜了一半。

國內有些研發能力非常強的廠商,已經向著高難度、高附加值方向的機電產品進軍。

魔都第一電器廠就是最典型的。

據說,他們生產的首套600MW亞臨界火電機組在年後就開始試運營。

這可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這說明,國內大型火力發電廠的關鍵發電機組將徹底告別進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