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怪,莫怪,小子也是一片好意,切莫生氣。”

楊校長深深地嗅了一口,然後又衝著他問道。

“花生呢?”

“牛肉呢?”

姜餘又趕緊從包裡面,掏出兩個袋子,兩個碟子,甚至還有兩雙筷子。

“都有,都有,莫急嘛!”

楊校長這時才滿意的點點頭。

兩人開始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老楊,上次您回來,一直沒有好好感謝您,今天就特意過來看看您。”

楊校長沒搭理他,自顧自的吃,為了等他,都餓了一個上午了。

“烏克蘭那邊還好吧?”

聽到說正題,楊校長端起酒杯喝一口,才慢慢說道。

“那邊還行吧!就是人手有些不夠。”

“你上次說的那些採礦裝置,採礦車還都在製造,沒那麼快。”

“另外,你還是得帶點人過去管理,那邊的工礦企業實在是太多,上次帶去的人根本就不夠。”

“我建議你,最好搞幾個大型礦業集團統一管理。”

“那些二毛子,有些不好管。”

姜餘皺皺眉頭,也是比較苦惱。

山高皇帝遠,很難遙控指揮。

“那您老…,有啥好建議沒?”

“我這可是為國家做貢獻哦,您可是要跟上面反映一下我的困難之處啊,讓他們多幫我一下呀。”

面對百多萬的礦工,姜餘可沒有把握搞定。

楊校長是個開明的愛國老知識分子,他可是明白姜餘的佈局對樺國未來到底有多重要。

就之前在烏克蘭做的那些事情,他就比任何人都清楚姜餘的未來前途。

他不會讓姜餘一個人獨立承擔如此巨大的風險。

低頭沉吟了一會兒後,楊校長說道。

“這個事情,我肯定會向上面彙報,你大可放心。”

“不過呢,我建議你儘快買一些糧食和生活物資送過去。”

“以後給那些工人發工資,就用這些替代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