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鵬(第2/2頁)
章節報錯
另外補充一點,民航客機一般越大越省油,飛的越遠越省油(起飛時消耗大量燃油)。
按照當下的國際航空煤油價錢,“鯤”只要能坐滿2000人,飛一趟京都—巴黎理論上能賺1500萬人民幣。
一架飛機,一年跑個100多個來回,不算過分吧?
一架飛機理論上就能賺30億人民幣。
試問,有哪家航空公司能夠面對如此的誘惑而不下訂單?
“鵬”相對所有民航客機來說,絕對就是一個異類。
它的機身是那種扁平流線設計,長度66米,高度只有8.5米,寬度卻是達到了12.5米。
整個機身的面積就達到了825平方米,加上它的大三角翼面積,飛行的迎風面積達到驚人的2100平方米。
這已經相當於安—225機翼面積的兩倍。
“鵬”的機身和和機翼全部採用鈦合金中空三角架支撐,航空座椅和機體內部件,基本上都採用的樹脂複合材料,大大減輕了飛機的整體重量。
兩個風神一號矩形渦扇發動機,緊貼機身尾部和機翼下方。
而扁平的進氣口橫向均勻分散在機翼後下方。
扁平矩型的進風口與機翼完美結合。
整體佈局有點類似於圖—160,但又有些不同。
“鵬”的發動機是緊貼著機身,看上去比常見的渦扇發動機足足短了一倍。
它的進氣口與發動機之間有一個S型的中空管相連線。
飛機的機翼採用後三角翼+前鴨翼式佈局。
飛機尾部是兩個巨大的V型垂尾。
它吸收了部分戰鬥機的空氣學原理。
從遠處看,這就是一款加長版的殲—20。
它符合空氣動力學完美佈局。
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款造型如此奇特的民航客機了。
這些設計可以飛機在飛行的高空中大大提高升力,降低燃油消耗。
就好像是滑翔機一樣,可以用最省油的方式持續飛行。
按照理論分析,它的速度只能達到每小時750公里的巡航速度。
雖說速度不夠快,但至少解決了樺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出行難的問題。
要說“鯤”或者“鵬”,改變了世界民用航空格局,提前開創了航空新紀元,一點也不為過。
它們將為解決主要機場的擁擠問題做出貢獻。
它們將為出行的人們或者運載的物資節約大量的資金成本。
它們將為更多的人提供舒適,快捷的遠端服務。
它們將為更多的航空公司節約大量的運營成本。
全球航空時代真正的到來,已經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