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開局連平之後,曼聯隊逐漸找到了勝利的節奏。

貝克漢姆記得自己第一次進一線隊時,弗格森就一直在強調節奏。

當時他完全不明白老頭的話是什麼意思,只把關注點放在了對方張口閉口的“f**k”上。

成為球隊主力第4年,貝克漢姆總算是有點體會。

什麼是勝利的節奏?

這種東西說簡單就簡單,說玄乎也能特別玄乎。說白了,就是贏球的慣性。

一直連勝的球隊必須掌握體力和精力的分配。

在曼聯這種級別的球隊待幾年,每個賽季都能獲得固定出場時間的球員都能培養出一種感覺。

比賽踢個20分鐘就能大概估算出對手的狀態,然後根據比賽的形勢發力。

也許有時候遇到一支強隊,但是踢個半小時就把比賽搞定了。

而有時候遇到積分榜的吊車尾卻要從比賽的第一分鐘就打起精神,把弄尤文的勁頭拿出來才能險勝。

如果培養不出這種勝利的節奏,就會出現像是當年紐卡在聖誕節領先12分,在聯賽收官階段一個月敗光的雪崩景象。

用弗格森的話來講:“一個人用跑800米的勁頭去跑馬拉松,斷然不可能拿冠軍,倒是更可能死在半路上。”

體會到這些,貝克漢姆才能理解弗格森為什麼那麼討厭球員的生活裡夾雜一些亂七八糟的事。

這些不在規劃中的突發事件通常會打亂球員的生活節奏,一個在球場上盤算著晚上去哪家夜店泡哪個妞的球員必然不會成為主教練倚仗的球員。

具體請參考李.夏普。

所以說,年輕人多聽長輩的話沒壞處。

但有前提,這個長輩的生活中得有作品,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有成功經驗。

那些一事無成,因為年齡的增長想要冒充長輩,為人師表的人不在此列。

貝克漢姆覺得老頭在這方面絕對沒問題,如果他人品有問題,這麼多年也早下去了。

時間是一個很奇幻的東西,它看似悄無聲息,卻能慢慢還原事情本來的樣子。

同曼聯相比,阿森納就有些慘,他們聯賽前6輪幾乎是場場佔優,哪怕遇到曼聯也沒吃虧,2勝4平的戰績倒是可以接受,但怎麼看都不像大戶人家。

而聯賽第7輪阿森納更是被下半區的謝週三隊拿了一血,簡直就是好白菜便宜了豬。

這場比賽結束,已經有球迷開始質問溫格,說法國人在搞綠茵場上的浪漫主義,在英格蘭的大環境下死路一條。

很多同行也不太看好他們,很多人都覺得阿森納的足球風格在英格蘭沒有生存土壤,在全世界也沒什麼成功的先例。

當今世界流行的風格都是穿一身盔甲,手裡拿一把重劍,讓對手隨便砍,讓他們自己累個半死,然後一劍來個對穿。

接下來就那麼站著,讓對手把血流光就完事了。

上屆世界盃冠軍巴西隊,這屆世界盃冠軍法國隊,還有把法國隊拖進點球大戰的義大利隊都是這個路數。

反正阿森納球迷很不樂意,他們認為這屆主教練和球員不行,只耍把式不贏球,簡直就是行為藝術。

其他俱樂部球迷都在吃瓜,他們就想看看阿森納花錢買的這一票球員該如何收場,最後恐怕得產生球星黑洞。

同行主教練現在還處在排外的狀態,不管溫格好不好,統一說不好。

他們倒是不針對古利特,因為荷蘭人有輝煌的球員履歷,很多英倫三島的主教練在他面前都有一種淡淡的自卑,他們希望跟荷蘭人建立點關係,這樣還能展示自己的品味。

溫格有什麼品味?

他在球員時代的巔峰是法乙絕對替補,自己沒把足球踢明白就去教人踢球,結果把人家好好一支法甲球隊給弄降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