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阿森納的英超話事人結束,兩支球隊踢成3比3平,誰都沒有佔到上風。

但是在曼聯主場對陣巴薩前,《泰晤士報》的體育版面上卻給出了另外一個解釋。

評論文章認為比賽看似平分秋色,但是曼聯卻在這場平局中佔了大便宜。

一場平局能有什麼便宜?

文章中的邏輯清晰,竟然讓溫格都沒法辯駁。

第一,爭冠主要對手交鋒,領先者求穩定,落後者球顛覆。曼聯隊的預期就是不讓對手迫近比分,勝或平都可以接受。而阿森納在比賽前落後6分,他們當然需要一場勝利來迫近同曼聯之間的距離。

雖然阿森納壓哨扳平,但是僅僅讓自己還保有爭冠的可能而已。《泰晤士報》預測如果阿森納輸球,兩支球隊的聯賽冠軍之爭恐怕要在第6輪寫下句號,只要後面的比賽稍有閃失,溫格恐怕都要被解職。

總有人要為之前的燒錢行為負責。

第二,阿森納聯賽前5輪踢得很不順暢,急需一場重要的勝利來以提振士氣。如果能在主場戰勝曼聯,球隊的精氣神上來,接下里很可能就是一波長連勝,幾個月不輸球,這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曼聯隊的勢頭依然強勢,而阿森納卻沒有把勢頭拉伸起來。

這麼一對比,曼聯隊又佔了一次便宜。

第三,這場比賽在海布里進行,曼聯隊客場帶走1分,回到主場形勢顯然更好。

大家都清楚主場對於職業足球來說意味著什麼,阿森納沒有在主場獲勝,就意味著兩支球隊再相遇時,他們不但失去了球迷的助威,還要在客場承受紅魔球迷的辱罵和嘲笑,甚至還有隱形主場哨。

沒有迫近比分,沒有扭轉勢頭,還丟了主場優勢,單場比賽的平局沒有給阿森納隊帶來任何希望,反而讓聯賽往前又走了一輪。

這就是曼聯隊的優勢。

這篇文章剛問世就激起了廣泛的討論,《泰晤士報》在評論中站隊首先就讓很多人有些吃驚。

眾所眾知,《泰晤士報》一直被認為是英國第一主流大報,被譽為“英國社會的忠實記錄者”。

從這個描述就能看出這家報紙習慣站在中立的立場新聞,在評論時不偏不倚。

尤其是默多克收購《泰晤士報》後,這家報紙的風格更趨向於保守。

老默多克之所以要讓《太陽報》變成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刊物,實際上是為了銷量。讀者常常能在報紙上發現找到一些很帶勁的新聞,這篇文章就是要讓普通老百姓看到明星、富豪和皇室們不為人知的一面。

一向以公正客觀自居的《泰晤士報》竟然刊登了傾向性極強的評論文章,這本來就很能說明問題。

如果《泰晤士報》不想表明立場,大可不必把這篇立場鮮明的文章刊登出來。

很多人新聞人看到這篇文章立刻嗅到了某些味道,很多在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新聞人都從這篇文章得到了一條資訊,默多克的傳媒集團和曼聯有聯絡。

但肯定和曼聯的關係不太大,因為去年英國政府已經出面拒絕了默多克收購曼聯的計劃,而且連議價的機會都沒給。

事情到了這一步就不再是錢的問題,英國人還不想把他們歷史上最美好的東西拱手讓給一個口碑一般的米籍澳大利亞人掌控。

但是很多人都覺得曼聯這樣的俱樂部被鉅富拿下是遲早的事,因為金元的魔力已經在足球商業化的初期體現出了優勢。

很多球員一年時間便拿下了普通人幾輩子才能得到的收入,布萊克本用金元在聯賽冠軍的競爭中硬生生把曼聯隊砸倒,切爾西用金元給古利特掙夠了養老金,進而吸引了一波意甲過氣球星,然後又來了一批當打之年的準一流球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