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毛不拔(第3/3頁)
章節報錯
......
武昌縣不攻自破,知縣林增志率部投降,得到訊息的莫謙此時也剛好率軍渡江。
莫謙在黃岡留了兩千兵馬守城,交有彭金洪負責,固守黃岡,本人則率領一萬大軍乘船渡江,在武昌碼頭登岸。
龔成康聽到大帥親臨,趕緊告知了城內的李邦華等人。
李邦華帶著新降的林增志親自到碼頭迎接。
當林增志親眼見到自己這位江西老鄉時,頓時眼睛都呆住了。
“您就是江南總督莫大王?”
莫謙看著發呆的林增志,不禁笑問:“怎麼?我不像是個總督的樣子嗎?”
林增志這才反應過來,趕緊解釋道:“不不不,只是我未曾想到,江南總督莫大王,居然如此年輕!”
莫謙哈哈大笑,拉起林增志的手說:“聽說你是安福人,我是宜春人,離你安福老家近的很,我們也算是老鄉了,你獻城有功,按照我義軍的規矩,凡是主動投誠的,經過考察後,都可官復原職。
李公和史大人都給我作保,說你是個好官,這樣,這武昌知縣的差事,你先繼續兼著,不過我義軍的政策你估計可能不瞭解,等我回頭找幾個助手給你打下手,讓他們幫助你推行義軍的均田策,你看如何?”
“任先既已投降,自然一切以主公命令為準,主公,請入城!”
“好,請!”
大軍進入城內,城中百姓都用又害怕又好奇的眼光打量著義軍部隊。
武昌縣百姓都未曾聽說過江西義軍的名號,但是因為之前朝廷經常宣稱張獻忠等賊的殘暴,所以對於這種造反的義軍,大家心中都有些害怕。
很快義軍的安民告示便在城內各處張貼開來,告示裡明確表示百姓們不必害怕,義軍不會拿百姓一針一線,並且告知百姓,有任何膽敢欺壓百姓索要財物計程車兵,都可以前往縣衙告狀,一旦查實,就地處斬。
安民告示一出,再加上義軍嚴肅的軍紀,百姓們心裡的石頭就放了下去。
四月初五日一早,莫謙親率軍步兵兩萬,水師戰船六十艘,水兵三千人,押送糧草民夫兩萬人,從武昌縣啟程,一路浩浩蕩蕩,直奔西北一百里外的武昌府。
此時的武昌府內,早已是人心惶惶。
張獻忠兵敗黃岡後,這廝並未遠走,反而在隔江相望的黃陂嚴陣以待,隨時準備渡江一般。
與武昌府隔江的漢陽府此時也是如臨大敵,因為張獻忠的兵馬已經在漢陽府外圍出現了,漢陽城外有幾十個村子已經遭到了張獻忠兵馬的打劫,百姓死者多達幾百人。
漢陽城外的百姓都知道要打仗了,紛紛攜帶家眷行禮逃離村落,躲入府城漢陽避難。
漢陽知府殷德明見到張獻忠的兵峰,知道漢陽必不可守,帶著人就渡江逃到了武昌府內。
殷德明前腳剛到武昌,後腳莫謙就帶著兩萬大軍和三千水師抵達武昌城外。
水師橫列在長江之上,大軍陳列於武昌南城東城外面。
加上錢大有先前率兵馬,三萬大軍和兩萬民居就在城外駐紮下來,連營十里,浩浩蕩蕩,守城將領看到賊軍如此之眾,頓時心裡嚇得瑟瑟發抖。
此時武昌府內,湖廣巡撫唐暉雖在城中有三萬兵馬,但是都是一群烏合之眾,這三萬人除了一萬是從德安前線調回的剿寇主力,剩下兩萬人都是匆匆募集而來。
而就這兩萬人馬,唐暉也不一定指揮得動,因為他沒錢給這兩萬人開軍餉,甚至連一萬官軍的軍餉都沒錢發了。
此時參將崔文榮站了出來,他對唐暉建議道:“撫臺大人,何不率三司官員向楚王要錢,楚王藏金百萬,撫臺大人與兩司衙門的人一同去找楚王,求楚王出錢,這三萬大軍軍餉或許就有著落了。”
唐暉一聽,覺得這是個主意,馬上帶著湖廣佈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的主官大員們前往楚王府,求楚王贊助軍費。
楚王一聽三司大員是來要錢的,頓時鼻子都要氣的冒煙。
他把三司大員都請到自己大殿裡來,指著朱元璋賜給第一代楚王的裹金交椅說:“寡人可沒錢助軍,王府裡值錢的就剩這把太祖爺賜的金椅了,唯此可佐軍,他無有!”
三司大員一聽這話,心裡頭那個氣的喲。
這楚王富甲一方,眼下都兵臨城下了,居然還一毛不拔。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