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張獻忠,納命來(第1/3頁)
章節報錯
唐暉恨不得拿刀把這楚王給一刀剁了,然後把他的楚王府給抄了。
都到這緊要關頭了,居然還拿太祖皇帝來壓他們,連給大軍發軍餉都不願意了,不發軍餉,這仗還怎麼打,這武昌府還怎麼守?難道武昌被破城了,你這楚王能活得了?
但是三司大員愣是一個都沒有趕對楚王發火的,大傢伙可不敢在太祖爺賞賜的金椅前做出什麼失態的事情來,否則還不分分鐘就被人以不淨太祖皇帝的名義給彈劾了,到時候又免不了一個充軍發配的下場。
唐暉帶著三司官員悻悻而退,回到巡撫衙門,唐暉心裡更加沒底了。
三萬大軍,還需軍餉十幾萬兩白銀,特別是從德安調回來的一萬大軍,已經足足有五個月朝廷沒發軍餉了,欠響總額達到了驚人的五萬多兩。
更別說還有其他糧草輜重等各種費用,沒有個二十萬兩銀子,他唐暉根本指揮不動這三萬人馬,這可讓唐暉頭髮都要白了,他這個湖廣巡撫一時之間去哪弄這麼多銀子去。
思來想去,全城也就楚王府有錢,可是楚王那傢伙一毛不拔,這三萬大軍要是再不發餉銀,怕是搞不好就得譁變。
城外,莫謙三萬大軍在城外紮營,兩萬民夫安排在外圍,這兩萬人馬是大軍的後勤人員,上不得戰場。
不過這兩萬人馬因為離城池遠,離的遠些,城內的守軍也摸不清楚他的具體實力,只敢縮在城裡。
不過莫謙絲毫不怕唐暉開城門出城跟他決戰,他怕的就是唐暉縮在城裡不出來。
真要城外野戰,都不需要新兵上場,恐怕自己一營老兵就能把唐暉那群烏合之眾給收拾了。
莫謙在城外整備兵馬,打造大型投石車準備攻城,此時城內已是人心惶惶。
張獻忠兵指漢陽府,漢陽通判袁倡在知府逃亡武昌後,獨自率兵抵抗張獻忠的進攻。
漢陽城外,張獻忠命人在城下叫罵。
“裡面的官軍給我聽著,識相的馬上開城投降,投降則草木不動,抗拒就老幼不留!”
袁倡聽到城下的喊話,當即便回罵道:“你們這群天殺的賊寇,老天不會放過你們的。”
說完,袁倡便命人放箭射向喊話的人。
喊話計程車兵沒能走脫,當場被城上的官軍射成了刺蝟。
張獻忠看到這一幕,頓時大怒,他下令道:“全軍出動,城破之後,三日不封刀!”
大軍直接向漢陽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當天下午,官軍和張軍廝殺到傍晚,漢陽城巋然不動。
通判袁倡雖是文官,但是卻身先士卒,手持大刀親自與賊寇作戰,親手斬敵三名,官軍士氣一時之間大震。
此時城內百姓也紛紛拿起武器上陣助戰,張獻忠的兵馬在漢陽城外縱兵劫掠,殘害百姓不知多少,百姓對其深惡痛絕,紛紛上城幫助官軍守城。
張獻忠猛攻一天不克,大怒,當晚,賊軍在漢陽城外燒殺搶掠,徹夜不停。
負責統領義軍水師的盧照在見到張獻忠猛攻漢陽的情況後,馬上派人急報在武昌南城外的莫謙。
莫謙接到奏報,頓時心中大驚,他沒想到張獻忠這廝居然還沒走遠,反而還在長江北岸逗留。
盧照來信說張獻忠的兵馬在江北大肆屠戮百姓,他的船隊是否要登岸支援。
莫謙下不了決心,只能緊急召開軍前會議,把軍中千總和文官全部叫在一起開會。
會上,莫謙對坐下幾十號人問道:“張獻忠這廝與我大戰黃岡之後,雖敗退,但實力仍存,此賊目前正在江北猛攻漢陽府,盧總兵來訊息說,張賊在江北殺戮甚重,漢陽城外百姓幾近滅絕,死者數萬。
盧總兵問我,是否準其領兵登岸,追趕張賊,諸位意下如何?”
莫謙話剛說完,一名千總就站起身來說道:“大帥,末將覺得,那張賊兵強馬壯,咱們在黃岡城外已經交過一次手了,咱們義軍雖然打贏了,但是損失也較為慘重,若是再與張賊交戰,怕是到時候打武昌府就兵力不夠了。”
“是啊大帥,咱們這次是衝武昌府來的,又不是來跟那張獻忠打仗的,跟他打,打贏了又沒啥好處,打輸了咱們還吃虧,這種賠本買賣咱們可不能幹啊!”
兩位千總的話在軍中將領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大家都覺得跟張獻忠打不划算,為了一群百姓去跟這小子拼命,做的可是賠本買賣。
問完武將的話,莫謙又把目光看向了李邦華等一干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