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一毛不拔(第1/3頁)
章節報錯
龔成康這摩拳擦掌正準備大幹一場呢,看到匆匆趕來的李邦華,還有他身後跟著的從未見過的史纘烈。
龔成康不禁好奇問道:“李大人,弟兄們都準備好了,您這是幹嘛?”
“成康,且慢攻城,這武昌知縣乃是我的鄉鄰,先等我前去勸降一番,若是說服他開城投降,豈不又免了一場兵災!”
龔成康一聽這話,心中不禁瞭然,他趕忙叫停攻城準備。
此時史纘烈站了出來,他主動來到城下,對著城樓上高聲叫喊道:“知縣林增志大人可在?我是黃州知府史纘烈,有事求見你家大人!”
樓上的守城將士一聽是江對岸的知府到來,一時之間摸不著頭腦,趕緊請示城樓裡的林增志。
已經是四十三歲的林增志聽到城外來人是黃州知府史纘烈,立刻起身來到城牆邊上,往下一眼望去,果真是一位穿著五品官袍的男子。
看到史纘烈在城下,林增志立刻意識到他已經投降了。
他冷嘲熱諷的說道:“史大人,你不在黃岡守城,為何在此?”
史纘類一聽這話,知道這是林增志在挖苦自己。
他無奈苦笑著說道:“林賢弟,愚兄今日特來做說客!”
林增志一聽,不禁冷笑道:“果真,你降了反賊,你這二臣賊子,不以身殉國,還有臉來做說客,真是好不要臉,枉你苦讀聖賢之書,深受朝廷厚恩,你就是這樣報答陛下,報答朝廷的嗎?”
史纘烈一聽這話,頓時胸中早已準備的千言萬語都被憋了回去。
正在史纘烈無言之時,李邦華走了上來。
他對著城牆上喊道:“林賢侄,可還記得我否?”
林增志定眼一看,不禁大驚失色。
“李尚書,您為何在此?”
林增志是安福人,跟李邦華老家盤古鎮距離不過才二十里不到,林增志少年時隨父親到溫州瑞安,寄籍在那,但是每年依然會回安福老家祭祖。
對於李邦華這位官場前輩,又盡在咫尺,他怎麼可能會不去拜訪。
他對李邦華還是非常尊敬的,看到李邦華出現,林增志趕緊行禮道:“李尚書,許久不見了,您老可還好?”
李邦華微微一笑,指著緊閉的城門說道:“賢侄,這可不是說話的地方,可否讓老夫入城,與賢侄暢飲一番呢?”
林增志聽到這話,不禁想了一下,最終答應了李邦華的要求。
李邦華出現在反賊陣前,這已經說明這位兵部尚書都已經加入了反賊行列了。
林增志已經猜到了李邦華前來的目的,但是他心裡其實也清楚,單靠一個武昌縣,是不可能擋得住上萬大軍強攻的,破城也不過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但是長年以來熟讀聖人書的林增志心裡就是有一道坎,他沒法直接投降,因為這樣太容易背上一個不忠的名聲了。
林增志本來打定心思以身殉國,報效皇恩的。
但是在看到李邦華的到來,林增志的內心不禁動搖了一下。
李邦華乃是吉安大儒,朝廷大員,這種人都跟著反賊了,他一個小小的武昌知縣,又算得了什麼呢?
林增志名人放下吊籃,把李邦華和史纘烈二人吊了上去。
李邦華坐著吊籃上了城樓,一上來就有一群士兵圍了過來,把刀架在了他們的脖子上。
林增志一看,趕忙厲聲喝道:“這是李公,前兵部尚書,不得無禮!”
幾名士兵一聽兵部尚書,嚇得趕緊收了刀子後退。
見士兵退下,林增志趕緊行禮告罪道:“李公,多有得罪了!”
李邦華擺擺手,“無妨,你也是忠於王事而已,賢侄,老夫今日還未進食,賢侄可有佳餚款待?”
林增志一聽這話,知道李邦華這是要找機會說降自己了。
他馬上說道:“李公,請隨我前往縣衙,我這就命人準備酒宴,款待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