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廣州海關(第3/3頁)
章節報錯
十二十四日,雷州攻破,義軍與瓊州府隔海相望。
但是此時義軍卻因為沒有渡海戰船,只能望海興嘆。
十二月十五日,莫謙下令全軍就地休整,各軍將領到廣州慶功,並且大宴全軍,準備過年。
回武昌過年明顯來不及了,這一路上光路程就得半個月功夫,更何況莫謙在廣東還有許多大事沒做。
第一便是葡萄牙的軍火還沒運來,第二便是廣州府不太平。
之所以不太平,原因主要出在了廣州府的那**商身上。
廣州作為南海門戶,是海外商人最熱衷來的一個城市,因為在這裡他們可以買到中國的茶葉,瓷器和各種精美的布匹。
這些東西只要運到歐洲,那就等於是大把大把的金幣和銀幣,就是大把的財富。
若是一趟能帶十條船的貨物,只要十條船能夠安全回到歐洲,那利潤簡直就是難以想象的暴利。
故而廣州有許多洋鬼子在這經商,他們有各種複雜的關係網,有各種的進貨渠道。
以往做生意,官府根本不管你拉的是什麼東西,拉了多少東西,只要給錢,官府就給你開通行的票據,有了這票據,就能順利出港。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莫謙來到廣州後,很快便派兵駐紮在了港口碼頭上,並且派來懂行情的官員前來查貨。
官員會按照貨物的價值算出需要繳納的賦稅。
比如之前的一船茶葉,洋人會透過廣州的賣家向官府行賄五百兩紋銀,這一船茶葉便能出海了。
而這五百兩紋銀其中四百兩會進入廣州府官員們的口袋腰包裡,剩下的一百兩是國庫和皂吏們分的。
如此一來,朝廷在廣州反而沒收到什麼關稅,而且還因為出口的東西太多,導致國內的物價還漲了上去。
朝廷裡的一群官員只知道舞文弄墨,勾心鬥角,哪裡懂這種商業稅收的可怕之處。
莫謙一攻下廣州,第一見事情就是收關稅。
所有出海的物品,不論瓷器布匹還是茶葉,只要是從廣州府碼頭上船的,統統交稅。
而且莫謙還非常對口的派出了懂貨物行情價格的官員前來收稅。
這些官員都出自鄉紳地主家庭,他們許多人曾經都經過商,知道各種商品的價格。
這些人家裡都被莫謙給抄了,但是莫謙沒有把他們趕盡殺絕,反而給了他們一條改過自新的機會,那就是給義軍政府效力。
莫謙可不是那種你是地主我就不用你的人,管你什麼貓,能夠幫他把事情辦好就是好貓。
莫謙在廣州府新建了一個衙門,就叫海關,他把那群商人子弟全塞到了裡面,並且每名官員身邊都派了廉吏司的官員看著,以此阻止他們貪汙。
很明顯,這幫對口的官員收稅非常給力,短短半個月不到的功夫就收取了關稅十萬兩銀子。
這一下洋鬼子們可遭不住了,他們出的可是實打實的銀子,如此高額的出口稅,這利潤一下就降低了足足三成。
洋人們想找海關的官員行賄,可是卻苦於沒有門路,因為海關的人根本不鳥他們。
沒轍,洋人們又找到了賣貨給他們的廣州商人,這些商人倒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
他們一聽關稅如此之高,立刻意識到這有可能影響他們的出口生意。
很快,這群商人便開始抱團,並且光明正大的向海關官員行賄!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