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到清兵扣關,主公卻能忍住巨大的誘惑不趁火打劫,這種品德讓梅之煥深感佩服。

“主公深明大義,屬下佩服!”梅之煥給莫謙點了一個贊。

其餘眾人也紛紛站出來誇獎莫謙行事光明磊落,有王者風範。

莫謙受了眾人一番馬屁,心裡那是美滋滋的,殿中除了提意見的殷德明心中不是滋味外,其他人都挺高興的。

其實莫謙之所以回絕了殷德明的提議,最主要的還是目前條件不成熟。

馬上就到秋收了,這個時候出兵攻打南京,必然要動用大量的軍隊和民力。

況且水師的戰船和火炮都還沒有到位,就算是水師順江而下去攻安慶,也不一定能夠順利攻下。

畢竟安慶現在還有花馬劉的兩萬多人馬在鎮守,花馬劉上次在臨江府吃了大虧,這次肯定不會傻到出城與他野戰。

安慶不是小城,莫謙想要攻下安慶,非得有大量的火器為依仗,才有攻下的可能。

再且秋收即將到來,百姓和部隊全都準備秋收,大家都紮在田裡等著收割稻子,這時候出兵,能不能順利取勝先不說,田裡的農活就得耽誤了。

稻子不收就得爛在田裡,那得浪費多少糧食,本來現在就窮,若是沒了糧食,吃不飽肚子,這老百姓還不得鬧事啊。

想到這兩點,莫謙就知道時機東進的機會還不成熟。

現在的他只要好好經營著江西湖廣這一片,練上一年兵,然後等於葡萄牙人的談判達成,便可立刻率兵南下先佔了廣東。

出海的道路一通,什麼火炮火槍板甲全都有了,到時候想打哪打哪,完全不用著急。

而且拒絕這個提議還能給自己博一個好名聲,如此有利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想到博名聲,莫謙想了個主意,他對坐在自己下首的李邦華說道:“本督有個想法,李公可代本督手書一封,送往北京,咱們就對崇禎說,本督深感朝廷恩德,如今建奴犯境,殘害我漢族子民,本督痛徹心扉,若是朝廷允許,本督願意派遣一萬大軍北上,與朝廷一道抵禦外寇的入侵,只需要朝廷負責我這一萬人馬的開銷便可。”

李邦華聽到這個提議,不禁眼前一亮。

谷“主公,真要派兵北上勤王?”

“當然,本督身為江南總督,乃堂堂大明一品官,如今陛下有難,我這個做臣子的豈能見死不救!”

李邦華看著莫謙詭異的笑容不禁讚道:“主公高瞻遠矚,屬下不能及,不能及也!”

“什麼高瞻遠矚,我這純粹是出於對陛下的忠心!”

坐在另一邊的盧照等人聽到這話,頓時噁心的想吐。

幾人心中暗道:“這大帥可太能裝了,就他還對皇帝忠心,他能不殺了皇帝就算不錯了!”

李邦華提筆開始寫奏疏,寫到一半時,李邦華問莫謙:“主公想要起兵勤王,這陛下能不能答應都還不知道呢!”

莫謙無所謂道:“他答應不答應是他的事,我勤不勤王是我的事,他可以不接受,但是我不能不表態,我若是不表示一番想要勤王的意思,那朝廷不是很容易便知道我是假詔安的事情麼?”

“詔安這事本來就是假的,那不過是朝廷的緩兵之計而已!”一旁的梅之煥說道。

“詔安自然是假的,但是咱們現在哪怕是演,也得把他演得跟真一樣,這樣才能堵住那天下的悠悠之口啊!”

“主公英明!”

“放心,崇禎不會讓我帶兵勤王的,他怕我大軍一出湖廣,馬上就把河南給佔了,開封和洛陽的兩位王爺可闊綽得很吶!”

莫謙自打把長沙府的吉王和武昌府的楚王,黃州府的荊王給滅了之後,府庫得到了大大的補充。

現在倉庫堆滿了金銀財寶和糧食,足夠他養兵十萬了。

莫謙現在王爺終結者的名聲已經傳出去了,大家都知道江西莫問喜歡抄王府,各地藩王現在對莫問都又恨又怕。

李邦華很快便寫了一封奏疏,以莫謙這個江南總督的名義送到北京。

正在紫禁城裡頭疼的崇禎皇帝在見到這封奏摺後,氣的大力拍著御案罵道:“這個莫問真是笑裡藏刀,狼子野心,說什麼派兵一萬北上勤王,我看他是趁火打劫,他的兵馬一入河南,中原豈能得保?傳旨,回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