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這是大帥?(第2/2頁)
章節報錯
莫謙一看趕緊把他扶了起來,把他那充滿老繭的手放在自己手裡,他說:“報仇那是必須的,只是可惜走脫了那花馬劉那廝,否則我定然讓去做那行刑之人,由你親手斬下花馬劉的人頭才行。
不過你放心,再有下回,咱們再遇上花馬劉,本帥定然設計生擒此賊,為你出口惡氣!”
龔成康一聽這話,頓時雙眼泛紅,他再一次跪倒在地,又給莫謙磕了三個響頭,口中喊道:“謝大帥!”
.......
瑞州府的各縣大小官員和官兵最近半個月來每日都處於極度的精神緊張中。
知府陶履中把全府鄉紳都勒索了一遍,湊了一筆軍糧軍餉招募了三千鄉勇,每日在高安城內操練兵馬,生怕臨江府的反賊北上攻城。
可是左等右等,時間都過去半個月了,臨江府的反賊連個人影都沒見到。
派幾個大膽計程車兵裝扮成藥商往樟樹一打聽,這才知道反王莫問已經撤兵打道回袁州去了。
陶履中聽到這訊息不禁長鬆了一口氣。
他不知道為什麼反賊的大軍不乘勝北上攻佔瑞州,反而還休戰回袁州去了,但是不管什麼原因,只要袁州的反賊不去打他,那他陶履中就還能安安心心的當瑞州知府。
莫謙之所以沒有派兵乘勝北上攻佔瑞州,不是他不想,而是他現在沒有這個能力去做這件事了。
自攻佔吉安臨江倆府後,義軍將士就一直處於長時間的戰爭狀態之下,特別是清江一戰,二營計程車兵死傷慘重,而且死的很多都是袁州的骨幹老兵。
再加上軍糧不繼,莫謙就是想要擴張領土,他也無能為力了,只能撤兵回袁州,把義軍分散三府之地。
目前江西境內基本沒有重兵有能力來圍剿他這個割地的反賊的,莫謙也終於可以安心的操持他的內政來。
回到袁州後,莫謙把文官班子給重新做了梳理,三府的知府還是不變,不過知縣位置他提拔了一些能力突出的鎮長上來擔任。
對於那些貪汙受賄的官員,莫謙狠狠的進行了一番打擊,殺了幾個貪官後,義軍文官內部頓時風氣好了許多。
李邦華自任職吉安知府後,吉安一府有多達百人的秀才舉人前往投靠,這麼多人求官來做,李邦華不敢擅自自作主張,只能寫信給莫謙向他請示。
莫謙看完書信後回了四個大字:君可自便。
不過在這四個字後面,莫謙又寫幾行小字,內容是告訴李邦華要任人唯賢,注意不要出現貪官汙吏橫行霸道的敗類。
李邦華是官場老人了,他的性格屬於嫉惡如仇的型別,跟莫謙一樣,見不得官員貪汙,看到貪汙必然會出手打擊。
對這一點莫謙心中還是非常自信的,他相信李邦華這個前兵部尚書會給自己的臨時政府做一個當官的好榜樣。
打跑了劉良佐,贛西贛中地區總算是安定了下來,再過不到一個月,馬上就要到夏糧收穫的日子了。
莫謙沒有再動刀兵,而是把兵力全部派到了田間,他要為下個月的早稻搶收做準備。
江西的稻穀一年倆熟,早稻需要在六月初五左右開始收割,收割完早稻,農戶們需要馬上用耕牛將早稻田給犁兩遍,然後馬上種植晚稻。
而晚稻的種植必須得趕在六月二十四日之前完成,所以在這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農活非常繁雜。
莫謙在實行均田策時,除了百姓所分掉的田產,其餘田產都被種植了軍糧,這些田產是義軍將士們糧餉的重要來源。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糧食充足是一支軍隊打勝仗的絕對的先決條件,吃不飽肚子,如何能讓士兵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莫謙深知這其中的道理,六月初四這天,天氣晴朗,藍色的天空萬里無雲,太陽公公絲毫沒有給大夥面子,瘋狂的用他的眼光炙烤著大地。
莫謙頭戴草帽,把褲腳卷在大腿處,一腳踩入了水田之中。
他右手拿著鐮刀,左手抓著一顆水道,一彎腰,鐮刀用力一割,嫻熟的動作讓身旁的幾名總兵副總兵參將的高階軍官都驚呆了。
這是俺們的大帥?
他不是秀才公出身麼?
怎麼幹農活比我這個泥腿子出身一樣麻利?
眾人哪裡曉得,他們這位大帥在小時候可是沒少跟著爹媽去田間勞作,割稻子這種事情已經深深的刻在了骨子裡,那個動作是他這輩子都忘不掉的。
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