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良佐,字明輔,山西大同左衛人,他之前曾經跟著李自成造反,後來又跟李自成鬧翻,投了朝廷。

他平常最喜歡騎著一匹雜色花毛馬,因此又被人送綽號花馬劉。

劉良佐投降朝廷後,跟李自成等農民軍打仗頗多,屢立戰功,一路晉升至總兵職位。

他和親弟劉良臣都在官軍效力,不過四年前,他弟弟劉良臣跟著祖大壽降了關外的建奴。

但是祖大壽是詐降,後來祖大壽找到機會逃回了明朝,但是劉良臣卻沒有跟著回來,反而死心塌地的給滿清賣起了命。

雖然劉良臣降清一去不復返,但是這並不影響劉良佐的前途,他非但沒有遭受到弟弟投敵的影響,官反而越當越大了。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這小子打仗有點本事,他熟悉農民軍內部情況,自己又是農民軍出身,所以能跟中原的張獻忠等賊打的有來有回,還不落下風。

朝廷的聖旨一到,劉良佐就覺得自己發財的機會來了。

他手裡捏著聖旨對部下說道:“江西可是個好地方啊,皇帝要我率兵去鎮壓袁州的反賊莫問,咱們弟兄們好久都沒打仗了,叫大夥收拾一下,明天動身渡江南下!”

劉良佐的手下都是一幫流寇出身,平日裡最喜愛的事情就是打仗了。

因為只要一打仗,他們就可以合理合法的搶錢,搶糧,搶女人。

宿松一帶都被他們嚯嚯的差不多了,眼下又沒啥戰事,兄弟們都已經好幾個月沒開葷腥了,這次南下平賊,那可有得玩了。

在劉良佐的部下眼裡,各路反賊都跟李自成張獻忠一般,都是一群烏合之眾,別看他們咋咋呼呼對外宣稱十幾二十萬大軍,其實能打的就那麼幾千人。

劉良佐部下足有兩萬人馬,他們可都是常年在戰火中歷練出來的,雖然多數的歷練運動就是打砸搶燒,但是那也是鍛鍊了身體不是。

劉良佐也沒把莫謙放在眼裡,江西是個富庶的地方,不光產糧,而且江西姑娘也長的特俊。

劉良佐有三大嗜好,美人,金銀,還有就是當官。

他喜歡的女人,那都是黃花大閨女,但凡是別人碰過的,哪怕長的再好看,他連正眼都不帶瞧的。

但是如果這女子是個黃花大閨女,一旦被他看上的話,那不管用盡什麼辦法,他都會搶過來享用。

金銀和權利就更不用說了,升官發財這種事情誰不喜歡呢?

第二天一早,劉良佐率領部下步騎兵兩萬餘人渡江南下,抵達長江後卻發現渡船不夠。

劉良佐才不會花銀子去租船呢,他直接派兵上了渡口處的官船,在長江面上直接攔住過往的商船,強行徵用。

長江上過往的都是大船,許多是從重慶出來的,拉的不是蜀錦便是糧食,都是值錢的東西。

劉良佐要強徵他們的船,這一下商船們可不幹了,這一船貨物值幾千上萬兩銀子呢,這要被他給徵走了,那可是損失慘重啊。

劉良佐才不跟這幫商人廢話,他直接叫手下把這些商船上的押船人全殺了,只留下水手和勞力,屍體直接丟入長江,順著江水就往東飄走了。

搶到了船,劉良佐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渡過長江,然後一頭扎入了九江府的地界。

屬下對他報告說道:“大帥,咱們直接南下入鄱陽湖,然後從吳城入章江,可沿河而上進入南昌府。”

沒想到劉良佐卻對他擺手說道:“不,先讓船隊在九江登陸,走陸路去南昌!”

部下滿頭問號,問:“大帥,咱們坐船南下明顯更快啊,幹嘛走陸路啊?”

劉良佐一巴掌拍在部下的鐵頭盔上,罵道:“你個蠢材,不上岸,老子怎麼帶你們發財啊?”

部下瞬間秒懂,馬上轉身喊道:“大帥有令,全軍登陸九江!”

劉良佐率領兩萬士兵從九江德化登陸,船剛靠岸,訊息就傳到了九江知府張懋謙的耳朵裡。

張懋謙一聽來人是劉良佐,頓時臉都綠了,他對長江對岸的劉良佐可是清楚的很啊,這廝雖然是朝廷官軍,但是卻從不幹人事。

江北地區被他糟蹋的都成什麼樣子了,現在一下子又跑到他的地盤,張懋謙人頓時不好了。

九江府位置特殊,朝廷在九江不光設立了鈔關,還設有巡道衙門,張懋謙這個九江知府,既要哄著鈔關裡的鎮守太監,又得聽巡道衙門的話,本來這官做的就憋屈的很,現在又來一個安慶總兵劉良佐,這還讓不讓活了。

張懋謙馬上傳令府城守軍,立刻關閉四門,然後全體守軍登上城牆,守城!

劉良佐率領兩萬大軍悠哉悠哉的來到府城之下,卻發現城門緊閉,他頓時怒了。